陇头泉・多丽

少年时,壮怀谁与重论。 视文章、真成小技,要知吾道称尊。 奏公车、治安秘计,乐油幕、谈笑从军。 百镒黄金,一双白璧,坐看同辈上青云。 事大谬,转头流落,徒走出修门。 三十载,黄梁未熟,沧海扬尘。 念向来、浩歌独往,故园松菊犹存。 送飞鸿、五弦寓目,望爽气、西山忘言。 整顿乾坤,廓清宇宙,男儿此志会须伸。 更有几、渭川垂钓,投老策奇勋。 天难问,何妨袖手,且做闲人。

译文:

年少的时候,我那壮志豪情又能和谁重新诉说呢?在我看来,舞文弄墨不过是雕虫小技,真正值得尊崇的是我所追求的大道。 我曾满怀热忱地向朝廷上奏如晁错《治安策》那样的治国良计,也欣然投身幕府,在谈笑间参与军事谋划。当时,我眼看着和我同辈的人凭借着赏赐的百镒黄金、一双白璧等机遇,平步青云,飞黄腾达。可世事却大错特错,转眼间我就遭遇挫折,落魄流落,无奈地离开了京城。 三十年过去了,就像卢生做黄粱美梦一样,我的理想还未实现,而世间却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回想过去,我常常独自放声高歌,自由自在地生活,故乡家中的松菊应该还依旧生长着吧。我目送着飞鸿远去,抚弄着五弦琴,欣赏眼前的景致;遥望西山那清爽的气象,内心的感慨难以用言语表达。 我立志要整顿国家秩序,肃清世间的乱象,作为男子汉,这样的志向终究是要实现的。历史上还有像姜子牙那样在渭水之滨垂钓的人,到了年老的时候还能建立奇功伟业呢。 可是天啊,有些事情我实在难以问个明白,既然如此,那我不妨暂且袖手旁观,就做个清闲的人吧。
关于作者
宋代张元干

元干出身书香门第。其父名动,进士出身,官至龙图阁直学士,能诗。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,从小聪明好学,永泰的寒光阁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。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(在临漳县)已能写诗,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,人称之“敏悟”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