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陵王

晚烟直。 池沼波痕皱碧。 年芳为、花态柳情,采粉揉蓝酿春色。 繁华记上国。 曾识。 倾城幼客。 风流是、联句送钩,笺绿绡红递书尺。 行云去无迹。 念暖响歌台,香雾瑶席。 当时谁信盟言食。 知一岁离聚,几多间阻,人生如梦寄堠驿。 况分散南北。 悲恻。 万愁积。 奈鸾凤欢疏,鱼雁音寂。 天涯何处相思极。 但目断芳草,恨随塞笛。 那堪庭院,更听得,夜雨滴。

译文:

傍晚的烟雾直直地升腾着。池塘里的水波泛起了一道道碧绿的褶皱。这一年的美好春光啊,是由那花的娇态、柳的柔情,以及如粉般的花朵、似蓝般的柳叶酝酿而成的。 我曾记得在京城那繁华之地,结识了一位倾国倾城的年轻女子。那时的我们是多么风流浪漫啊,一起联句、玩送钩的游戏,用绿色的笺纸、红色的绡帕传递着书信。 可如今,她就像那飘忽的行云,消失得无影无踪。回想起曾经那歌声温暖的歌台,香气弥漫的华席,谁能想到当时许下的盟誓竟会被轻易违背。 我知道一年之中的相聚分离,有太多的阻隔。人生就像一场梦,不过是暂时寄住在那一个个的驿站罢了。更何况如今我们分隔在南北两方。 我满心悲戚,万千愁绪堆积在心头。无奈我们这对如鸾凤般的情侣欢聚越来越少,连书信的音信也渐渐断绝。天涯海角,我的相思之情哪里才是尽头啊。只能望断那一片芳草,心中的恨意随着塞外传来的笛声蔓延。 更难以忍受的是,在这庭院之中,还能听到夜晚雨滴落下的声音。
关于作者
宋代方千里

[约公元一一二二年前后在世]字不详,信安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据况周颐考证,为“孝宗时人”。官舒州签判。其他事迹不详。千里会和周邦彦词,有和清真词一卷。《四库总目》或以杨泽民所和,合刻为三英集,傅於时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