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夕阳闲,秋光淡,鸳瓦参差华屋。 高低帘幕迥,但风摇环佩,细声频触。 瘦怯单衣,凉生两袖,零乱庭梧窗竹。 相思谁能会,是归程客梦,路谙心熟。 况时节黄昏,闲门人静,凭栏身独。 欢情何太速。 岁华似、飞马驰轻毂。 谩自叹、河阳青鬓,苒苒如霜,把菱花、怅然凝目。 老去疏狂减,思堕策、小坊幽曲。 趁游乐、繁华国。 回首无绪,清泪纷于红菽。 话愁更堪剪烛。

译文:

夕阳悠闲地照着,秋光淡薄。那华美的房屋,一片片鸳鸯瓦高低错落。 高低不同的帘幕远远地挂着,只有风儿吹动着像环佩般的物件,细细的声响不断传来。我身形消瘦,单薄的衣衫难以抵御秋寒,两袖间已有凉意袭来,庭院里的梧桐和窗前的翠竹枝叶零乱。 这份相思之情有谁能懂呢?我梦里都想着归乡的旅程,那路途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,连心里都已记熟。 况且此时正值黄昏时节,门户紧闭,四周寂静无声,我独自凭靠着栏杆。 曾经的欢乐时光消逝得多么迅速啊。岁月就像那飞奔的骏马,轻快的车轮滚滚向前。我徒然地叹息,原本乌黑的头发,如今已渐渐如霜般变白,我对着镜子,怅然若失地凝视着自己。 年纪大了,往日的疏狂也减少了,我想着放下马鞭,到那小巷深处去。想要趁着还能游乐,在这繁华的国度里走一走。 然而回首往事,却毫无头绪,清泪像红豆般纷纷落下。满心的愁绪,就算对着烛光,又哪里能理得清呢。
关于作者
宋代方千里

[约公元一一二二年前后在世]字不详,信安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据况周颐考证,为“孝宗时人”。官舒州签判。其他事迹不详。千里会和周邦彦词,有和清真词一卷。《四库总目》或以杨泽民所和,合刻为三英集,傅於时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