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

湖海倦游客,江汉有归舟。 西风千里,送我今夜岳阳楼。 日落君山云气,春到沅湘草木,远思渺难收。 徙倚栏杆久,缺月挂帘钩。 雄三楚,吞七泽,隘九州。 人间好处,何处更似此楼头。 欲吊沈累无所,但有渔儿樵子,哀此写离忧。 回首叫虞舜,杜若满芳洲。

译文:

我这厌倦了漂泊湖海的游子,终于在江汉之上乘上归舟。萧瑟的西风伴随着我,在这千里路途上,送我今夜来到岳阳楼。 此时,夕阳正渐渐落在君山之上,山间云雾缭绕;沅水和湘水两岸,春回大地,草木复苏。我的思绪飘得很远很远,难以收拢。我在栏杆边徘徊了许久,只见一弯残月,如帘钩般挂在天际。 岳阳楼气势雄伟,足以雄视三楚大地,仿佛能将那七个大泽都吞并,让整个九州都显得狭隘。人间如此美好的地方,哪里还能有比这岳阳楼头更胜一筹的呢。 我想要凭吊屈原却无处可寻,只有那打渔的人和砍柴的人,他们也像我一样,哀伤地抒发着心中的离愁别绪。我回首呼唤着虞舜,只见那芳洲之上长满了杜若香草。
关于作者
宋代张孝祥

张孝祥(1132年-1169年),字安国,号于湖居士,汉族,简州(今属四川)人,生于明州鄞县。宋朝词人。著有《于湖集》40卷、《于湖词》1卷。其才思敏捷,词豪放爽朗,风格与苏轼相近,孝祥“尝慕东坡,每作为诗文,必问门人曰:‘比东坡如何?’”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