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时・忆少年

治平时。 暂垂帘,佑圣子、解危疑。 坐安天下逾岁。 厌避万机。 退处宸闱。 殿开庆养,志入希夷。 扶皓日,浴咸池。 看神孙、抚御千载,重雍累熙。 四方钦仰洪慈。 阴德远,仁功积,欢养罄九域,礼无违。 事难期。 乘霞去,乍睹升仙,诰下九围。 泣血涟如,更鸾车、动春晚、雾暗翠旗。 路指嵩伊。 薤歌凤吹。 悠扬逐风悲。 珠殿悄,网尘垂。 空坐湿,罔极吾皇孝思。 镂玉写音徽。 彤管炜,青编纪,宁更羡周雅,播声诗。

译文:

在政治清明、社会安定的时期,太后暂时垂帘听政,保佑着圣上之子,帮助解决危难和疑惑。她坐镇稳定天下长达一年多,之后便厌倦处理纷繁的政务。于是退居到宫廷之中,宫殿开启庆贺颐养的模式,她的心境追求着超凡脱俗、清净无为的境界。 太后辅佐着圣上,就如同扶持着光明的太阳,让其在咸池沐浴光芒。如今看着圣明的皇孙治理天下,希望他能世世代代统治,实现天下持续的和乐升平。四方的百姓都钦仰太后的洪恩慈爱。她暗中积累了深厚的德行,仁德的功绩不断累积。全国上下都尽情地以尊崇之礼供养她,一切礼数都不曾违背。 然而世事难料,太后如同乘霞飞升而去,忽然间听闻她升仙的消息,诏书传遍了整个国家。人们悲痛得泣血不止,又看到太后的灵车在暮春时节启动,雾气黯淡了翠色的旗帜,灵车朝着嵩山和伊水的方向前行。挽歌和吹奏的乐声,悠扬地随风飘荡,充满了哀伤。 太后居住的宫殿如今寂静无声,蛛网上都积满了灰尘。皇上坐在那里,泪水浸湿了座位,他那无尽的孝心让人动容。人们把太后的音容事迹刻在玉石之上,史官用彤管书写她的光辉,青史上记载着她的事迹。这哪里还用得着羡慕周朝时用诗歌来传颂贤德呢,太后的事迹本身就值得千古传唱。
关于作者
宋代无名氏

暂无作者简介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