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有王生,冠世文章,尝随旧游江渚。 偶尔停舟寓目,遥望江祠,依依陌上闲步。 恭诣殿砌,稽首瞻仰,返回归路。 遇老叟,坐于矶石,貌纯古。 因语□,子非王勃是致,生惊询之,片饷方悟。 子有清才,幸对滕王高阁,可作当年词赋。 汝但上舟,休虑。 迢迢仗清风去。 到筵中、下笔华丽,如神助。 会俊侣。 面如玉。 大夫久坐觉生怒。 报云落霞并飞孤鹜。 秋水长天,一色澄素。 阎公竦然,复坐华筵,次诗引序。 道鸣鸾佩玉,锵锵罢歌舞。 栋云飞过南浦。 暮帘卷向西山雨。 闲云潭影,淡淡悠悠,物换星移,几度寒暑。 阁中帝子,悄悄垂名,在于何处。 算长江、俨然自东去。
倾杯序・倾杯乐
译文:
从前有个王生,他的文章在当世堪称一绝,曾经跟着旧日的朋友一同到江边游玩。偶然间停下船,举目四望,远远望见江边的祠堂,便顺着小路悠闲地漫步过去。他恭敬地走到祠堂的台阶前,叩头行礼,瞻仰一番后,便转身往回走。
这时,他遇到一位老叟坐在矶石上,容貌淳朴古雅。老叟对他说:“你莫非就是王勃?”王生十分惊讶,询问老叟为何这样说,过了一会儿才恍然大悟。老叟接着说:“你有出众的才华,正好赶上滕王阁有宴会,你可以像当年那样写下绝妙的词赋。你只管上船,不要忧虑,我会借清风送你前往。”
就这样,王生在迢迢江水上,凭借着清风快速前往。到了宴会现场,他下笔如有神助,文章辞藻华丽。宴会上聚集了许多才俊,他们面容如玉。宴会上有位大夫坐了很久,见王勃年纪轻轻便要写文章,不禁有些生气。
王勃写下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的句子。那景色描写得生动至极,清澈素净。阎公听后,大为震惊,重新坐回华丽的筵席上,接着请王勃为诗作序。王勃写道:“佩玉鸣鸾的歌舞已经结束,彩云从滕王阁上飞过南浦,傍晚的帘幕在西山的雨中卷起。悠闲的云朵和深潭的倒影,悠悠淡淡。时光流转,物换星移,不知已经过了多少个寒暑。当年在阁中的滕王,他的声名虽然流传,可如今他又在哪里呢?只有长江依旧浩浩荡荡地向东流去。”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