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声慢

百花洲畔,十里湖边,沙鸥未许盟寒。 旧隐琴书,犹记渭水长安。 苍云数千万叠,却依然、一笑人间。 似梦里,对清尊白发,秉烛更阑。 渺渺烟波无际,唤扁舟欲去,且与凭阑。 此别何如,能消几度阳关。 江南又听夜雨,怕梅花、零落孤山。 归最好,甚闲人,犹自未闲。

译文:

在百花洲的岸边,十里西湖的湖畔,连那沙鸥都不肯与我缔结寒盟,拒绝我这归隐之人。我旧日隐居之处的琴和书,还让我记起曾经在渭水、长安的过往。那天空中苍云重重叠叠,可我依然能淡然一笑,面对这人间百态。恍惚就像在梦里一般,我手持清酒,已白发苍苍,独自在夜深烛残之时,陷入沉思。 浩渺的烟波无边无际,我本想呼唤一叶扁舟离去,却还是暂且靠着栏杆,犹豫不前。这样的分别又会如何呢?人生又能承受几次像《阳关曲》那样的离别之苦。在江南,又听闻夜雨淅淅沥沥,我真害怕孤山上的梅花在风雨中凋零散落。归隐本是最好的选择,可我这个本应清闲的人啊,却依旧无法让自己闲下来。
关于作者
宋代张炎

张炎(1248年-1320年),字叔夏,号玉田,晚年号乐笑翁。祖籍陕西凤翔。六世祖张俊,宋朝著名将领。父张枢,“西湖吟社”重要成员,妙解音律,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。张炎是勋贵之后,前半生居于临安,生活优裕,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,晚年漂泊落拓。著有《山中白云词》,存词302首。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《词源》,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,其中以“清空”,“骚雅”为主要主张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