壶中天・念奴娇

海山缥缈。 算人间自有,移来蓬岛。 一粒粟中生倒景,日月光融丹灶。 玉洞分春,雪巢不夜,心寂凝虚照。 鹤溪游处,肯将琴剑同调。 休问挂树瓢空,窗前清意,赢得不除草。 只恐渔郎曾误入,翻被桃花一笑。 润色茶经,评量山水,如此闲方好。 神仙陆地,长房应未知道。

译文:

大海上的山峦隐隐约约,仿佛虚幻缥缈。想来人间也有那好似从蓬莱仙岛移来的美景之地。在这小小的一方天地里,能生出如水中倒影般奇幻的景致,日月的光辉仿佛融入了炼丹的炉灶。 那如玉般的山洞里,仿佛四季如春;雪覆的巢穴,夜晚也如同白昼一般明亮。人的心境寂静,仿佛能凝聚虚空,映照万物。我像仙鹤在溪边遨游一样自在,又怎会愿意与人拿着琴和剑去相互迎合呢。 别问那挂在树上的水瓢是否已空,窗前这清幽的意境,让我连杂草都不忍心除去。只担心像桃花源记里的渔郎那样不小心误入此地,反而被那桃花嘲笑。 我在这里精心研究茶经,仔细品评山水风光,像这样闲适的生活才是最好的。这陆地上的神仙般的日子,就连能缩地成寸的费长房大概都不知道呢。
关于作者
宋代张炎

张炎(1248年-1320年),字叔夏,号玉田,晚年号乐笑翁。祖籍陕西凤翔。六世祖张俊,宋朝著名将领。父张枢,“西湖吟社”重要成员,妙解音律,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。张炎是勋贵之后,前半生居于临安,生活优裕,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,晚年漂泊落拓。著有《山中白云词》,存词302首。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《词源》,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,其中以“清空”,“骚雅”为主要主张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