壶中天・念奴娇

穿幽透密,傍园林宴乐,清时钟鼓。 帘隔波纹分昼影,融得一壶春聚。 篆径通花,花多迷径,难省来时路。 缓寻深静,野云松下无数。 空翠暗湿荷衣,夷犹舒啸,日涉成佳趣。 香雪因风晴更落,知是山中何树。 响石横琴,悬崖拥槛,待月慵归去。 忽来诗思,水田飞下白鹭。

译文:

我们穿梭在幽深茂密的树林中,然后在园林边设宴游乐,清朗的时刻里传来阵阵钟鼓之声。那轻薄的帘子仿佛隔开了层层波纹,将白昼的光影细细划分,在这一方天地里,好像融合汇聚了一整个春天的美好。 弯弯曲曲的小径通向繁花似锦之处,花儿繁多得让人都迷了路,都记不清来时是怎么走的了。我们慢悠悠地寻找那幽深静谧之地,只见在松树下有无数的野云缭绕。 那山间空灵的翠意不知不觉地浸湿了我的衣裳,我悠闲自在地漫步、舒声长啸,每天在这山间漫步成了一种美妙的乐趣。那如雪般的花瓣被风一吹,在晴天里纷纷飘落,也不知道是山中哪棵树的花儿。 我在会发出声响的石头上弹琴,站在悬崖边靠着栏杆,静静等待月亮升起,都懒得回去了。忽然间诗兴大发,此时恰好看到一只白鹭从水田上飞了下来。
关于作者
宋代张炎

张炎(1248年-1320年),字叔夏,号玉田,晚年号乐笑翁。祖籍陕西凤翔。六世祖张俊,宋朝著名将领。父张枢,“西湖吟社”重要成员,妙解音律,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。张炎是勋贵之后,前半生居于临安,生活优裕,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,晚年漂泊落拓。著有《山中白云词》,存词302首。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《词源》,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,其中以“清空”,“骚雅”为主要主张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