壶中天・念奴娇

瘦筇访隐,正繁阴闲锁,一壶幽绿。 乔木苍寒图画古,窈窕行人韦曲。 鹤响天高,水流花净,笑语通华屋。 虚堂松外,夜深凉气吹烛。 乐事杨柳楼心,瑶台月下,有生香堪掬。 谁理商声帘外悄,萧瑟悬珰鸣玉。 一笑难逢,四愁休赋,任我云边宿。 倚阑歌罢,露萤飞上秋竹。

译文:

我拄着瘦竹杖去寻访隐居之人,此时繁茂的树荫仿佛闲锁住一潭清幽的绿水。高大的树木透出苍寒之气,宛如一幅古朴的画卷,那幽深曲折的小道上,行人就像行走在韦曲般的美景之中。 鹤鸣声响彻高远的天空,溪水潺潺流淌,落花洁净,欢声笑语从华丽的房屋中传出来。在松林外的空堂里,到了深夜,凉气吹拂着烛火。 曾经在杨柳楼心、瑶台月下那些欢乐的事情,还有那扑鼻而来、可以用手捧起的花香。如今谁在帘外弹奏起商声,四周悄然无声,只有那如悬珰鸣玉般的萧瑟之音。 人生中难得遇到一次开怀大笑,也不必再去赋那忧愁之辞,就让我在这云边安宿吧。我倚靠在栏杆上唱完歌,带着露水的萤火虫飞到了秋天的竹子上。
关于作者
宋代张炎

张炎(1248年-1320年),字叔夏,号玉田,晚年号乐笑翁。祖籍陕西凤翔。六世祖张俊,宋朝著名将领。父张枢,“西湖吟社”重要成员,妙解音律,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。张炎是勋贵之后,前半生居于临安,生活优裕,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,晚年漂泊落拓。著有《山中白云词》,存词302首。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《词源》,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,其中以“清空”,“骚雅”为主要主张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