庆春宫・高阳台

蟾窟研霜,蜂房点蜡,一枝曾伴凉宵。 清气初生,丹心未折,浓艳到此都消。 避风归去,贮金屋、妆成汉娇。 栗肌微润,和露吹香,直与秋高。 小山旧隐重招。 记得相逢,古道迢遥。 把酒长歌,插花短舞,谁在水国吹箫。 馀音何处,看万里、星河动摇。 广庭人散,月淡天心,鹤下银桥。

译文:

月亮宫般的地方研磨出似霜的色彩,蜂房一样的花蕊点染着蜡黄,有这样一枝花曾陪伴我度过那清凉的夜晚。它刚透出清新的气息,那红色的花心还未残败,那些浓艳的花朵到它面前都黯然失色。为了让它躲开寒风,我把它带回,安置在华美的居处,它如同精心妆扮好的汉朝美人。它那如栗子般的肌肤微微湿润,带着露水散发着清香,简直与这高远的秋气相映生辉。 我又回到旧日隐居的小山,把它重新寻觅回来。还记得当初与它相逢,是在那遥远的古道上。我曾手持酒杯放声高歌,头上插着花轻盈起舞,可如今还有谁在这水乡吹奏着箫笛呢?那箫声的余音飘向何处?抬头望去,只见万里星河在轻轻摇晃。宽敞的庭院中人群渐渐散去,月光淡淡的洒在天空中央,仙鹤从那如银的桥上缓缓飞下。
关于作者
宋代张炎

张炎(1248年-1320年),字叔夏,号玉田,晚年号乐笑翁。祖籍陕西凤翔。六世祖张俊,宋朝著名将领。父张枢,“西湖吟社”重要成员,妙解音律,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。张炎是勋贵之后,前半生居于临安,生活优裕,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,晚年漂泊落拓。著有《山中白云词》,存词302首。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《词源》,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,其中以“清空”,“骚雅”为主要主张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