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声慢

烟堤小舫,雨屋深灯,春衫惯染京尘。 舞柳歌桃,心事暗恼东邻。 浑疑夜窗梦蝶,到如今、犹宿花阴。 待唤起,甚江蓠摇落,化作秋声。 回首曲终人远,黯消魂、忍看朵朵芳云。 润墨空题,惆怅醉魄难醒。 独怜水楼赋笔,有斜阳、不怕登临。 愁未了,听残莺、啼过柳阴。

译文:

烟雾笼罩着江堤,一艘小船静静停靠;细雨飘洒中,房屋里透出昏黄的灯光。我穿着春衫,早已习惯沾染京城的尘土。街头巷尾,柳枝随风舞动,桃花明艳似歌女的容颜,可这份热闹却暗暗勾起了我的心事,连东邻之人似乎都被我内心的烦乱所扰。 我仿佛像那夜里做梦化蝶的庄周,到如今仿佛还在花丛的阴影中沉沉睡去。想要唤醒自己,可此时江边的江蓠已经凋零摇落,那沙沙声响好似秋天的悲声。 回首往事,乐曲已经终了,佳人也已远去,我黯然神伤,怎忍心去看那如彩云般的往日美好。我蘸着墨水,却只能徒劳地题下文字,满心惆怅,醉意和哀愁让我难以清醒。 我独自怜惜自己在水楼上曾写下的文字,即便有斜阳相伴,我也不怕登上高楼眺望。可心中的愁绪始终无法消解,只能听着那残莺啼叫着飞过柳阴。
关于作者
宋代张炎

张炎(1248年-1320年),字叔夏,号玉田,晚年号乐笑翁。祖籍陕西凤翔。六世祖张俊,宋朝著名将领。父张枢,“西湖吟社”重要成员,妙解音律,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。张炎是勋贵之后,前半生居于临安,生活优裕,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,晚年漂泊落拓。著有《山中白云词》,存词302首。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《词源》,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,其中以“清空”,“骚雅”为主要主张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