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春慢

银浦流云,绿房迎晓,一抹墙腰月淡。 暖玉生烟,悬冰解冻,碎滴瑶阶如霰。 才放些晴意,早瘦了、梅花一半。 也知不做花看,东风何事吹散。 摇落似成秋苑。 甚酿得春来,怕教春见。 野渡舟回,前村门掩,应是不胜清怨。 次第寻芳去,灞桥外、蕙香波暖。 犹妒檐声,看灯人在深院。

译文:

银河中流云缓缓飘动,荷塘的荷叶迎着拂晓的曙光,那一抹照在墙腰的月色已渐渐黯淡。温润如玉的水汽袅袅升起,悬挂的冰凌开始融化,细碎的水滴洒落在玉石台阶上,好似雪霰一般。 天空刚刚露出一点放晴的迹象,那梅花却早已凋零了一半。明明知道它已不能当作鲜花来看待,可东风啊,你为何还要将它吹散呢? 梅花摇落的景象,仿佛让这园子变成了萧瑟的秋景。真不明白,好不容易酝酿出了春意,却又害怕春天真的到来。野外渡口的小船已经回岸,前村的门也都紧紧关闭,想来是这冷清的景象让人满怀哀怨。 人们陆续出门去寻觅芬芳,在灞桥之外,蕙草散发着香气,水波也带着暖意。可屋檐滴落的水声还是惹人妒恨,那些看灯游乐的人正待在深深的庭院之中呢。
关于作者
宋代张炎

张炎(1248年-1320年),字叔夏,号玉田,晚年号乐笑翁。祖籍陕西凤翔。六世祖张俊,宋朝著名将领。父张枢,“西湖吟社”重要成员,妙解音律,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。张炎是勋贵之后,前半生居于临安,生活优裕,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,晚年漂泊落拓。著有《山中白云词》,存词302首。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《词源》,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,其中以“清空”,“骚雅”为主要主张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