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漏迟

竹多尘自扫。 幽通径曲,禅房深窈。 空翠吹衣,坐对闲云舒啸。 寒木犹悬故叶,又过了、一番残照。 经院悄。 诗梦正迷,独怜衰草。 幽趣尽属闲僧,浑未识人间,落花啼鸟。 呼酒凭高,莫问四愁三笑。 可惜秦山晋水,甚却向、此时登眺。 清趣少。 那更好游人老。

译文:

竹林繁茂,仿佛能自行清扫尘埃。小径幽深曲折,通往那深邃静谧的禅房。山间空灵的翠色仿佛会吹拂着人的衣裳,我静静地坐着,对着悠悠闲云,舒怀长啸。 耐寒的树木上还挂着旧叶,不知不觉又度过了一轮夕阳残照。寺院里寂静无声,我正沉浸在诗意的梦境中,独自怜惜着那衰败的野草。 这清幽的意趣都属于那些闲适的僧人,他们全然不了解人间落花飘零、鸟儿啼鸣所蕴含的复杂情感。我登上高处,招呼人拿酒来,不再去想那些忧愁和欢笑。 可惜啊,这秦地的山、晋地的水,我却在这样的心境下登高眺望。此时心中的清逸雅趣已经少了许多,更何况如今我这游人也已老去。
关于作者
宋代张炎

张炎(1248年-1320年),字叔夏,号玉田,晚年号乐笑翁。祖籍陕西凤翔。六世祖张俊,宋朝著名将领。父张枢,“西湖吟社”重要成员,妙解音律,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。张炎是勋贵之后,前半生居于临安,生活优裕,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,晚年漂泊落拓。著有《山中白云词》,存词302首。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《词源》,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,其中以“清空”,“骚雅”为主要主张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