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子黄时雨

流水孤村,爱尘事顿消,来访深隐。 向醉里谁扶,满身花影。 鸥鹭相看如瘦,近来不是伤春病。 嗟流景。 竹外野桥,犹系烟艇。 谁引。 斜川归兴。 便啼鹃纵少,无奈时听。 待棹击空明,鱼波千顷。 弹到琵琶留不住,最愁人是黄昏近。 江风紧。 一行柳阴吹暝。

译文:

在流水环绕着的孤村旁,我满心欢喜,尘世的繁杂琐事顿时消散,于是前来探访这隐居之人。我醉意朦胧,都不知道是谁在搀扶着我,只看到自己满身都是花的影子。 我与鸥鹭对视,它们似乎也觉得我消瘦了许多。近来我这般模样,并非是因为伤春而染病,只是感慨时光匆匆流逝。在那翠竹之外的野桥边,还系着一艘被烟雾笼罩的小船。 是谁勾起了我像陶渊明那样归隐斜川的兴致呢?即便啼叫的杜鹃已经很少,但我还是时不时能听到它们的声音,让人惆怅。我打算划着船桨击打着清澈的江水,在那泛起千顷鱼波的水面上前行。 琵琶声弹奏起来,却留不住时光与过往,最让人发愁的是黄昏已经渐渐临近。江上的风越来越紧,把一行柳阴都吹入了昏暗之中。
关于作者
宋代张炎

张炎(1248年-1320年),字叔夏,号玉田,晚年号乐笑翁。祖籍陕西凤翔。六世祖张俊,宋朝著名将领。父张枢,“西湖吟社”重要成员,妙解音律,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。张炎是勋贵之后,前半生居于临安,生活优裕,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,晚年漂泊落拓。著有《山中白云词》,存词302首。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《词源》,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,其中以“清空”,“骚雅”为主要主张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