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城路・齐天乐

云多不记山深浅,人行半天岩壑。 旷野飞声,虚空倒影,松挂危峰疑落。 流泉喷薄。 自窈窕寻源,引瓢孤酌。 倦倚高寒,少年游事老方觉。 幽寻闲院邃阁。 树凉僧坐夏,翻笑行乐。 近竹惊秋,穿萝误晚,都把尘缘消却。 东林似昨。 待学取当年,晋人曾约。 童子何知,故山空放鹤。

译文:

天空中云朵弥漫,让人都记不清山峦究竟有多深多浅了,我在半山的岩壑间缓缓前行。 空旷的原野上传来阵阵声响,仿佛声音在虚空中回荡,还能看到山峰在虚空中的倒影。那松树生长在险峻的山峰之上,远远望去,好似随时都会坠落下来一般。山间的泉水喷涌而出,声势浩大。我沿着幽深曲折的路径去探寻泉水的源头,寻到之后,舀起一瓢泉水独自酌饮。我疲倦地倚靠在这高旷寒冷之处,年少时那些游玩的经历,到了年老才真正有所感悟。 我悠闲地在幽静的庭院和深邃的楼阁间探寻。看到绿树成荫,僧人正坐在树下度过炎夏,不禁暗自嘲笑自己以往那些追逐行乐的行为。靠近竹林,秋风乍起,让我心生惊觉;在藤萝间穿行,不知不觉天色已晚。在这一系列的经历中,我仿佛把尘世的缘分都消除殆尽了。 东林寺的景色似乎和往昔一样。我打算效仿当年晋人的约定,隐居山林。可那些童子又哪里懂得这些呢,故乡的山中只能任由仙鹤自在地飞翔,无人在意。
关于作者
宋代张炎

张炎(1248年-1320年),字叔夏,号玉田,晚年号乐笑翁。祖籍陕西凤翔。六世祖张俊,宋朝著名将领。父张枢,“西湖吟社”重要成员,妙解音律,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。张炎是勋贵之后,前半生居于临安,生活优裕,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,晚年漂泊落拓。著有《山中白云词》,存词302首。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《词源》,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,其中以“清空”,“骚雅”为主要主张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