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萼红

倚阑干。 问绿华何事,偷饵九还丹。 浣锦溪边,餐霞竹里,翠袖不倚天寒。 照芳树、晴光泛晓,护么凤、无处认冰颜。 露洗春腴,风摇醉魄,听笛江南。 树挂珊瑚冷月,叹玉奴妆褪,仙掾诗悭。 谩觅花云,不同梨梦,推篷恍记孤山。 步夜雪、前村问酒,几消凝、把做杏花看。 得似古桃流水,不到人间。

译文:

我倚靠在栏杆上,心中暗自思量,就像传说中的绿华仙子啊,究竟为何要偷偷服食那神奇的九还丹呢。那如浣锦般美丽的溪水之畔,在能吸纳云霞之气的竹林深处,有位佳人身着翠袖衣衫,却仿佛丝毫感觉不到天寒。 清晨的阳光洒在芬芳的树木上,波光泛动。本应守护在么凤鸟身旁的佳人,如今却无处寻觅她那如冰雪般纯净的容颜。露珠滋润着春天里丰腴的花草,微风轻轻摇曳,好似要摇醒沉醉的魂魄,此时,我在江南之地聆听着悠悠笛声。 月光清冷,那树上的红果好似挂着的珊瑚。我不禁感叹,佳人的妆容已渐渐褪去,就像当年的玉奴一样;就连那才华出众的仙官,此时也难以写出应景的诗篇。 我徒劳地寻觅着如彩云般的繁花,可惜这里的景象与在梨花梦中所见不同。推开船篷,恍惚间又记起了孤山的美景。 踏着夜雪,我前往前村去买酒,好几次凝神细看,竟把眼前的花当作杏花。但这花又哪能比得上那古桃源中的流水落花呢,它们远离尘世,不受人间纷扰。
关于作者
宋代张炎

张炎(1248年-1320年),字叔夏,号玉田,晚年号乐笑翁。祖籍陕西凤翔。六世祖张俊,宋朝著名将领。父张枢,“西湖吟社”重要成员,妙解音律,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。张炎是勋贵之后,前半生居于临安,生活优裕,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,晚年漂泊落拓。著有《山中白云词》,存词302首。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《词源》,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,其中以“清空”,“骚雅”为主要主张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