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州・八声甘州

倚危楼、一笛翠屏空,万里见天心。 度野光清峭,晴峰涌日,冷石生云。 帘卷小亭虚院,无地不花阴。 径曲知何处,春水泠泠。 啸傲柴桑影里,且怡颜莫问,谁古谁今。 任燕留鸥住,聊复慰幽情。 爱吾庐、点尘难到,好林泉、都付与闲人。 还知否,元来卜隐,不在山深。

译文:

我倚靠在高楼之上,吹奏着笛子,眼前翠色屏风般的山峦仿佛在笛声中变得空阔辽远,极目万里,能看到那浩渺天空的深邃意境。 原野上,光影清冷峭拔,晴朗的山峰间,朝阳如汹涌而出,冷峻的石头上,云雾缓缓生成。我卷起小亭和空院的帘子,发现处处都被花荫笼罩。小径曲折蜿蜒,我都不知道它通向何处,只听到春水潺潺流淌,声音清脆悦耳。 我像隐居柴桑的陶渊明一样傲然自得,暂且愉悦自己的容颜,不去过问古今谁是英雄豪杰。任由燕子留下、鸥鸟栖息,姑且以此慰藉我这幽居的情怀。 我喜爱自己的庐舍,这里一尘不染,美好的山林泉石,都留给我这样的闲人来赏玩。你可知道,原来选择隐居,并不在于山林有多么幽深啊。
关于作者
宋代张炎

张炎(1248年-1320年),字叔夏,号玉田,晚年号乐笑翁。祖籍陕西凤翔。六世祖张俊,宋朝著名将领。父张枢,“西湖吟社”重要成员,妙解音律,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。张炎是勋贵之后,前半生居于临安,生活优裕,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,晚年漂泊落拓。著有《山中白云词》,存词302首。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《词源》,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,其中以“清空”,“骚雅”为主要主张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