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旧游

叹江潭树老,杜曲门荒,同赋飘零。 乍见翻疑梦,对萧萧乱发,都是愁根。 秉烛故人归后,花月锁春深。 纵草带堪题,争如片叶,能寄殷勤。 重寻。 已无处,尚记得依稀,柳下芳邻。 伫立香风外,抱孤愁凄惋,羞燕惭莺。 俯仰十年前事,醉后醒还惊。 又晓日千峰,涓涓露湿花气生。

译文:

唉,江边的树木已经衰老,当年杜曲那样繁华的地方如今也门庭荒芜,我和老友们一同经历着漂泊不定的生涯。 忽然间与老友相见,反倒怀疑这是在梦中。彼此对着对方那稀疏零乱的头发,这每一根发丝仿佛都承载着无尽的忧愁。 夜晚,我们秉烛长谈,故人离去之后,繁花和明月仿佛都被锁在了这暮春的深处。即便那草茎如同丝带一般,可以在上面题诗,可又怎能比得上一片小小的树叶,更能寄托我对故人的殷勤思念呢。 我再次去寻找往昔的踪迹。可当年的地方早已不见旧景,只还依稀记得,柳树下曾住着那芳邻。 我独自伫立在散发着香气的春风之外,心中怀着孤独的愁绪,倍感凄婉哀伤,连燕子和黄莺都让我觉得羞愧,它们成双成对,而我却形单影只。 回首这十年前的往事,醉了醒来后仍会感到心惊。如今,清晨的太阳照亮了千万座山峰,涓涓的露水打湿了花朵,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花香。
关于作者
宋代张炎

张炎(1248年-1320年),字叔夏,号玉田,晚年号乐笑翁。祖籍陕西凤翔。六世祖张俊,宋朝著名将领。父张枢,“西湖吟社”重要成员,妙解音律,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。张炎是勋贵之后,前半生居于临安,生活优裕,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,晚年漂泊落拓。著有《山中白云词》,存词302首。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《词源》,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,其中以“清空”,“骚雅”为主要主张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