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花游・扫地游

烟霞万壑,记曲径幽寻,霁痕初晓。 绿窗窈窕。 看随花甃石,就泉通沼。 几日不来,一片苍云未扫。 自长啸。 怅乔木荒凉,都是残照。 碧天秋浩渺。 听虚籁泠泠,飞下孤峭。 山空翠老。 步仙风,怕有采芝人到。 野色闲门,芳草不除更好。 境深悄。 比斜川、又清多少。

译文:

我记得,那烟雾缭绕、云霞弥漫的众多山谷间,在雨后初晴的清晨,我沿着曲折幽深的小径探寻美景。那绿色的窗户精巧幽深,十分惹人喜爱。看那顺着落花铺就的石径,依着泉水连通成了小池塘。好些日子我没再来这里,只见山间一片青郁的云雾,好似未曾有人清扫过。 我情不自禁地放声长啸,怅然地望着那高大的树木一片荒凉,都笼罩在残阳的余晖里。 秋日的天空碧蓝而浩渺。我聆听着那空灵的声响,仿佛是从孤耸陡峭的山峰上飞落而下。山林空旷,翠绿的景色已显得有些苍老。我迈着如仙人般的步伐,生怕会遇见那前来采摘灵芝的隐者。 野外的景色映入这闲适的门庭,门前的芳草不去清除反而更好。这地方环境幽深而寂静,比起陶渊明笔下的斜川,又清幽了多少啊!
关于作者
宋代张炎

张炎(1248年-1320年),字叔夏,号玉田,晚年号乐笑翁。祖籍陕西凤翔。六世祖张俊,宋朝著名将领。父张枢,“西湖吟社”重要成员,妙解音律,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。张炎是勋贵之后,前半生居于临安,生活优裕,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,晚年漂泊落拓。著有《山中白云词》,存词302首。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《词源》,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,其中以“清空”,“骚雅”为主要主张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