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苎

正春晴,又春冷,云低欲落。 琼苞未剖,早是东风作恶。 旋安排、一双银蒜镇罗幕。 幽壑。 水生漪,皱嫩绿、潜鳞初跃。 愔愔门巷,桃树红才约略。 知甚时,霁华烘破青青萼。 忆昨。 □□□□,引蝶花边,近来重见,身学垂杨瘦削。 问小翠眉山,为谁攒却。 斜阳院宇,任蛛丝罥遍,玉筝弦索。 户外惟闻,放翦刀声,深在妆阁。 料想裁缝,白苎春衫薄。

译文:

正是春日晴朗时分,却又忽地春寒料峭,乌云低沉,仿佛就要坠落下来。洁白如玉的花苞还未绽放,东风就已开始肆虐捣乱。赶忙布置好一对银蒜来压住罗幕,以防被风吹起。 幽深的山谷中,溪水泛起了涟漪,嫩绿的水波微微皱起,潜藏在水中的鱼儿开始欢快地跃出水面。寂静的街巷里,桃树才刚刚透出些许红色。真不知道什么时候,晴朗的阳光才能烘开那青青的花萼。 回忆起往昔,(此处原文缺失,无法准确翻译)在花丛边引得蝴蝶飞舞。近来再次见到,身体却像垂杨一样消瘦。想问那如黛的翠眉,是为谁而紧蹙呢? 夕阳的余晖洒在庭院里,任由蛛丝在玉筝的弦索上挂满。只听到户外传来裁剪布料的声音,声音是从深深的妆阁中传出来的。料想她正在裁剪缝制那轻薄的白苎春衫呢。
关于作者
宋代蒋捷

蒋捷(生卒年不详),字胜欲,号竹山,宋末元初阳羡(今江苏宜兴)人。先世为宜兴巨族,咸淳十年(1274)进士。南宋亡,深怀亡国之痛,隐居不仕,人称“竹山先生”、“樱桃进士”,其气节为时人所重。长于词,与周密、王沂孙、张炎并称“宋末四大家”。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、山河之恸 、风格多样,而以悲凉清俊、萧寥疏爽为主。尤以造语奇巧之作,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,有《竹山词》1卷,收入毛晋《宋六十名家词》本、《疆村丛书》本;又《竹山词》2卷,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