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声慢

黄花深巷,红叶低窗,凄凉一片秋声。 豆雨声来,中间夹带风声。 疏疏二十五点,丽谯门、不锁更声。 故人远,问谁摇玉佩,檐底铃声。 彩角声吹月堕,渐连营马动,四起笳声。 闪烁邻灯,灯前尚有砧声。 知他诉愁到晓,碎哝哝、多少蛩声。 诉未了,把一半、分与雁声。

译文:

在那幽深的小巷里,黄色的菊花肆意绽放;低矮的窗户边,红色的枫叶随风飘落,一片凄凉的秋景映入眼帘,耳边满是秋的声响。 先是传来了豆大的雨点打落的声音,其间还夹杂着呼呼的风声。雨滴稀疏,一共响了二十五下,远处丽谯门上的更鼓声,悠悠扬扬,仿佛没有什么能将它锁住,在寂静的夜里传得很远。 老友们都在远方,我不禁思索,是谁在屋檐下摇动着玉佩,发出清脆的铃声?也许只是风吹檐铃罢了。 彩色号角声呜呜吹响,明月渐渐西沉。渐渐的,连营的战马开始骚动起来,四周又响起了阵阵笳声。 邻家闪烁的灯光下,还有妇女捣衣的砧声传来。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对着灯光倾诉忧愁直到天亮,那细碎的、喃喃自语般的声音,就像无数只蟋蟀在低声鸣叫。 这无尽的愁绪诉说不完,那就把一半的哀愁,分给那南归大雁的鸣叫声吧。
关于作者
宋代蒋捷

蒋捷(生卒年不详),字胜欲,号竹山,宋末元初阳羡(今江苏宜兴)人。先世为宜兴巨族,咸淳十年(1274)进士。南宋亡,深怀亡国之痛,隐居不仕,人称“竹山先生”、“樱桃进士”,其气节为时人所重。长于词,与周密、王沂孙、张炎并称“宋末四大家”。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、山河之恸 、风格多样,而以悲凉清俊、萧寥疏爽为主。尤以造语奇巧之作,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,有《竹山词》1卷,收入毛晋《宋六十名家词》本、《疆村丛书》本;又《竹山词》2卷,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