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遇乐

清逼池亭,润侵山阁,雪气凝聚。 未有蝉前,已无蝶后,花事随逝水。 西园支径,今朝重到,半碍醉筇吟袂。 除非是、莺身瘦小,暗中引雏穿去。 梅檐溜滴,风来吹断,放得斜阳一缕。 玉子敲枰,香绡落翦,声度深几许。 层层离恨,凄迷如此,点破谩烦轻絮。 应难认、争春旧馆,倚红杏处。

译文:

这清冷的气息逼近着池边的亭子,湿润的水汽侵入山间的楼阁,四周满是雪气凝结的寒冷。还没到有蝉鸣的时节,也早过了有蝴蝶飞舞的时候,繁花盛开的景象已随着流水消逝不见。 今日我重新来到西园的小径,那些杂乱的草木几乎阻碍了我醉意中拿着竹杖、舞动衣袖吟诗的脚步。除非是像黄莺那样身形瘦小,才能在这杂乱中带着幼鸟暗中穿过去。 屋檐下的积雪融化成水滴落,被风吹断了这滴落的声音,这时一缕斜阳终于透了出来。屋内有人在轻轻敲着玉制的棋子,裁剪着香罗绡,那声音悠悠地传了多深多远也难以知晓。 我心中层层叠叠的离恨,如此凄凉迷茫,就算是轻柔的柳絮想要点破这愁绪,恐怕也是徒劳。大概已经很难辨认出当年那些争春的旧馆,以及我曾经倚靠红杏的地方了。
关于作者
宋代蒋捷

蒋捷(生卒年不详),字胜欲,号竹山,宋末元初阳羡(今江苏宜兴)人。先世为宜兴巨族,咸淳十年(1274)进士。南宋亡,深怀亡国之痛,隐居不仕,人称“竹山先生”、“樱桃进士”,其气节为时人所重。长于词,与周密、王沂孙、张炎并称“宋末四大家”。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、山河之恸 、风格多样,而以悲凉清俊、萧寥疏爽为主。尤以造语奇巧之作,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,有《竹山词》1卷,收入毛晋《宋六十名家词》本、《疆村丛书》本;又《竹山词》2卷,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