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龙吟

鼓鞞惊破霓裳,海棠亭北多风雨。 歌阑酒罢,玉啼金泣,此行良苦。 驼背模糊,马头匼匝,朝朝暮暮。 自都门燕别,龙艘锦缆,空载得、春归去。 目断东南半壁,怅长淮、已非吾土。 受降城下,草如霜白,凄凉酸楚。 粉阵红围,夜深人静,谁宾谁主。 对渔灯一点,羁愁一搦,谱琴中语。

译文:

战鼓声声,惊破了那《霓裳羽衣曲》的悠扬,海棠亭北笼罩着风雨,一片萧瑟。歌舞停歇,美酒饮尽,美人伤心哭泣,这一路行程实在是太过痛苦。 队伍中驼着背的人身影模糊,马匹紧紧挨在一起,就这样日复一日、朝朝暮暮地行进着。自从在都城的城门与友人分别,那装饰华丽的龙舟和锦缎缆绳,却只是空空地载着春光归去。 极目望向东南的半壁江山,心中惆怅不已,那长长的淮河地区,已经不再是我们大宋的领土。受降城下,衰草一片,如霜般惨白,景象凄凉,令人酸楚。 曾经那些如花似玉的女子环绕,如今夜深人静,也分不清谁是宾客谁是主人。对着江上那一点渔火,心中涌起一丝羁旅的愁绪,只能将这满心的哀愁化作琴音,谱写成一曲悲歌。
关于作者
宋代汪元量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南宋末诗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云,亦自号水云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琳第三子。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。恭宗德祐二年(1276)临安陷,随三宫入燕。尝谒文天祥于狱中。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(1288)出家为道士,获南归,次年抵钱塘。后往来江西、湖北、四川等地,终老湖山。诗多纪国亡前后事,时人比之杜甫,有“诗史”之目,有《水云集》、《湖山类稿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