莺啼序

金陵故都最好,有朱楼迢递。 嗟倦客、又此凭高,槛外已少佳致。 更落尽梨花,飞尽杨花,春也成憔悴。 问青山、三国英雄,六朝奇伟。 麦甸葵丘,荒台败垒。 鹿豕衔枯荠。 正朝打孤城,寂寞斜阳影里。 听楼头、哀笳怨角,未把酒、愁心先醉。 渐夜深,月满秦淮,烟笼寒水。 凄凄惨惨,冷冷清清,灯火渡头市。 慨商女不知兴废。 隔江犹唱庭花,馀音亹亹。 伤心千古,泪痕如洗。 乌衣巷口青芜路,认依稀、王谢旧邻里。 临春结绮。 可怜红粉成灰,萧索白杨风起。 因思畴昔,铁索千寻,谩沈江底。 挥羽扇、障西尘,便好角巾私第。 清谈到底成何事。 回首新亭,风景今如此。 楚囚对泣何时已。 叹人间、今古真儿戏。 东风岁岁还来,吹入锺山,几重苍翠。

译文:

金陵这座故都真是美好啊,城中有高耸入云、连绵不绝的红色楼阁。可叹我这疲惫的游子,又一次登上高楼凭栏远眺,然而栏杆外的景致已大不如前。梨花落尽,杨花也飘飞殆尽,春天仿佛也变得憔悴不堪。我不禁想问这青山: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,六朝的奇伟人物如今都在哪里呢? 如今这里只有长满麦子的田野和葵菜丛生的山丘,还有那荒废的高台和破败的营垒。野鹿和野猪在那里啃食着干枯的荠菜。正对着这孤寂的城池,在寂寞的斜阳映照之下,城楼上传来哀伤的胡笳声和幽怨的号角声。我还没来得及端起酒杯,愁绪就已经让我心醉神迷。夜深了,秦淮河上明月高悬,寒水被烟雾笼罩着。 码头上的集市冷冷清清,一片凄凄惨惨的景象。可那些歌女却不懂国家的兴亡,隔着江水还在唱着《玉树后庭花》,那余音婉转不绝。千古以来的伤心事啊,让我的泪水像被水洗过一样。乌衣巷口长满了青青的野草,还能依稀辨认出当年王导、谢安等世家大族居住的地方。曾经的临春阁、结绮阁何等繁华,如今可怜那些红粉佳人都已化作了灰烬,只有萧瑟的白杨树在风中摇曳。 想起往昔,东吴用千寻的铁索横江阻拦晋军,最终也只是白白沉入江底。周瑜曾挥动羽扇,抵御来自西边的敌人,可即便有如此功绩,也不过是在功成名就后归隐私宅。那些清谈的人到最后又做成了什么事呢?回首新亭,如今的风景依旧,可东晋名士们因山河破碎而相对哭泣的情况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。感叹这人间古往今来的事就像一场儿戏。只有东风每年都会按时到来,吹过钟山,让山峦增添了几重苍翠。
关于作者
宋代汪元量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南宋末诗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云,亦自号水云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琳第三子。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。恭宗德祐二年(1276)临安陷,随三宫入燕。尝谒文天祥于狱中。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(1288)出家为道士,获南归,次年抵钱塘。后往来江西、湖北、四川等地,终老湖山。诗多纪国亡前后事,时人比之杜甫,有“诗史”之目,有《水云集》、《湖山类稿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