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仙歌

西园春暮。 乱山迷行路。 风卷残花堕红雨。 念旧巢燕子,飞傍谁家,斜阳外、长笛一声今古。 繁华流水去。 舞歇歌沈,忍见遗钿种香土。 渐橘树方生,桑枝才长,都付与、沙门为主。 便关防、不放贵游来,又突兀梯空,楚王宫宇。

译文:

暮春时节,西园里一片衰败景象。周围的乱山让道路变得难以辨认,仿佛迷失了方向。狂风席卷着,那残余的花朵纷纷飘落,就像红色的雨一般。我不禁想起曾经栖息在旧巢的燕子,如今它们又飞到谁家去筑巢了呢?在那斜阳西下的时刻,一声悠长的笛声响起,这笛声仿佛穿越了古今,带着无尽的沧桑。 往昔的繁华就如同流水一样,一去不复返了。曾经热闹非凡的歌舞表演早已停止,再也听不到那欢快的歌声。我怎忍心看着那些遗落的花钿被埋在散发着香气的泥土之中。 如今,橘树刚刚开始生长,桑枝才渐渐变长,可这一切都已经归寺庙里的僧人所有了。为了防止达官贵人前来,这里还设置了关卡。然而,那高耸入云的楼阁,依旧如当年的楚王宫宇般突兀地矗立着。
关于作者
宋代汪元量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南宋末诗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云,亦自号水云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琳第三子。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。恭宗德祐二年(1276)临安陷,随三宫入燕。尝谒文天祥于狱中。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(1288)出家为道士,获南归,次年抵钱塘。后往来江西、湖北、四川等地,终老湖山。诗多纪国亡前后事,时人比之杜甫,有“诗史”之目,有《水云集》、《湖山类稿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