摸鱼儿

笑平生、布帆无恙,堂堂稳送君去。 江声悲壮崖殷血,曾是英雄行处。 今亦古。 甚一点东风,天不周郎与。 城幡夜竖。 几铜爵春残,战沙秋冷,华发遽如许。 东坡老,千载风流两赋。 馀音不绝如缕。 临皋一笑三生梦,还认岷峨乡语。 挥玉麈。 尽不碍灯前,痛饮檐花雨。 雪堂在否。 管驾鹤归来,为君细赏,蝴蝶上阶句。

译文:

这是邓剡为好友文天祥北行送别之作,表达了对英雄的敬意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,以下是它的现代汉语译文: 我笑着回想你这一生,就像那布帆一样平安顺遂,如今堂堂正正地送你远行。江水发出悲壮的声响,那山崖好似还带着殷红的血迹,这里曾经是英雄们战斗过的地方。 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啊。可为何老天爷就不肯给周瑜那一点东风相助呢。敌军的旗帜在夜里就竖起来了。多少曾经繁华的铜雀台如今春色已残,战场历经多年,在秋寒中显得格外冷清,而我们也很快就生出了这么多白发。 就像苏东坡先生,千年以来凭借《赤壁赋》和《后赤壁赋》留下风流佳话,那文章的余韵如同细丝一般绵延不绝。当年苏轼在临皋亭的那一笑,仿佛历经了三生的梦境,听到乡音还能认出故乡岷峨的气息。 我们挥动着玉麈尾,完全不受阻碍地在灯前,对着屋檐落下的花雨痛饮一番。不知道苏轼的雪堂是否还在。我想着等有一天驾着仙鹤归来,一定要为你细细品味那“蝴蝶上阶”这样美妙的诗句。
关于作者
宋代邓剡

邓剡(1232-1303),字光荐,又字中甫,号中斋。庐陵人(今江西省吉安县永阳镇邓家村)。南宋末年爱国诗人、词作家,第一个为文天祥作传的人。他与文天祥、刘辰翁是白鹭洲书院的同学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