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缕曲・贺新郎

携手登高赋。 望前山、山色如烟,烟光如雨。 少日凭阑峰南北,谁料美人迟暮。 漫回首、残基冷绪。 长恨中原无人问,到而今、总是经行处。 书易就,雁难付。 斜阳日日长亭路。 倚秋风、洞庭一剑,故人何许。 寂寞柴桑塞花外,还有白衣来否。 但哨遍、长歌归去。 尚有孔明英英者,怅孔明、自是英英误。 歌未断,鬓成缕。

译文:

想当年,我和友人携手登高赋诗。眺望前方的山峦,那山色缥缈如烟,烟光又好似细密的雨丝。年少时我凭靠着栏杆,看山峰南北的景致,哪里能料到如今美人(这里也可象征美好事物或理想)已经到了迟暮之年。不经意间回首往事,只剩下残败的遗迹和凄凉的情绪。长久以来我遗憾中原的局势无人过问,到如今,这些地方我都一一走过。书信很容易写好,可却难以找到传递的大雁。 斜阳日复一日地照着长亭所在的道路。我在秋风中倚靠着身躯,腰间佩着像“洞庭剑”(传说中的名剑,这里象征自己的抱负)一样的宝剑,可我的故友如今又在哪里呢?在那寂寞的柴桑(这里可能指代隐居之地),秋菊之外,还会有像当年给陶渊明送酒的白衣使者那样的人来吗?罢了,我只能像陶渊明作《哨遍》那样长歌着回归田园。 世间尚有像孔明那样杰出的人物,可令人惆怅的是,孔明这样的英才最终也落得壮志未酬,正是他的杰出才让他陷入无奈的困境。歌声还未停止,我的鬓发却已如丝线般斑白了。
关于作者
宋代刘辰翁

刘辰翁(1233.2.4—1297.2.12),字会孟,别号须溪。庐陵灌溪(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)人。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。 景定三年(1262)登进士第。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,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,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《须溪先生全集》,《宋史·艺文志》著录为一百卷,已佚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