酹江月・念奴娇

西风处士,例一枝团月,咸平印印。 千古诗宗传不绝,至竟被渠道尽。 雪返香魂,霜吹晓怨,肯受东君聘。 罗浮梦转,兔环知是谁孕。 未说烟雨江南,垂垂青子,须要调金鼎。 愁绝西山明秀处,依旧鹤南飞影。 我白君元,君词我和,各自为长庆。 后来桃李,遥遥别是花信。

译文:

秋风中那些隐士般的梅花,照例是如同一枝带着团圆明月的模样,就像宋真宗咸平年间留下的印记一般经典。从古至今,无数诗人为梅花写下诗篇,传承不断,可到如今竟被他人把有关梅花的意趣说尽了。 梅花在雪中仿佛返回了它那带着香气的魂魄,在霜寒中含着清晨的幽怨,它怎肯接受司春之神东君的征召。它如同在罗浮山的美梦中辗转,就像月宫中的玉兔环绕,可又有谁能知晓它这般姿态究竟是孕育了怎样的灵秀。 先不说烟雨朦胧的江南之地,那满树渐渐垂挂的青色梅子,是需要被用来调和国家大事的(这里“调金鼎”象征治理国家)。令人哀愁至极的是,那西山明丽秀美的地方,依旧能看到仙鹤向南飞去的影子。 我头发已白,而您本来就头发花白,您作诗我唱和,我们各自像白居易和元稹一样留下诗作。日后那些桃李盛开,那和这梅花遥遥不同,是另外一种花带来的不同时令讯息。
关于作者
宋代刘辰翁

刘辰翁(1233.2.4—1297.2.12),字会孟,别号须溪。庐陵灌溪(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)人。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。 景定三年(1262)登进士第。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,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,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《须溪先生全集》,《宋史·艺文志》著录为一百卷,已佚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