庆春宫・高阳台

孤鹜披霞,归鞍卸日,晚香菊自寒城。 虚馆灯闲,征衫尘浣,夜深何处砧声。 乱蛩催怨,月明里、依稀数星。 云山迢递,犹误归期,方寸遍萦。 秋风燕送鸿迎。 最怜堤柳,白露先零。 倦倚楼高,恨随天远,桂风和梦俱清。 故人千里,记翦烛、西窗赋成。 相如憔悴,宋玉凄凉,酒恨花情。

译文:

天边,孤独的野鸭披着绚烂的晚霞飞翔;地上,远行归来的人卸下了夕阳的余晖,回到城中。带着寒意的城里,秋菊独自散发着晚香。 简陋的馆舍里,灯光慵懒地亮着。我洗净了沾染尘土的旅衣,夜深了,不知从何处传来阵阵捣衣的声音。四处乱响的蟋蟀声仿佛在催起我的哀怨,明月之下,依稀可见几颗星星。那远处连绵的云山路途遥远,我还是耽误了归家的日期,心中满是牵挂与愁绪,被这烦忧紧紧缠绕。 秋风中,燕子离去,大雁迎来。最让人怜惜的是那堤岸上的柳树,在白露时节就率先凋零了。我疲倦地倚靠在高楼上,心中的恨意随着天空延伸到远方。桂花的香气伴着梦境,一切都显得那么清幽。 远方有千里之外的故人,还记得曾经在西窗下,我们剪着烛花,一同赋诗畅谈。如今我就像当年憔悴的司马相如、凄凉的宋玉一样,心中满是借酒消愁的遗憾和对花伤怀的情思。
关于作者
宋代陈允平

陈允平,字君衡,一字衡仲,号西麓,宋末元初四明鄞县(今浙江宁波市鄞县)人。生卒年俱不确定,前人认为“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(1215-1220)比较合理”,“卒年疑在元贞前后,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”,暂依之。少从杨简学,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。有诗集《西麓诗稿》,存诗86首,《全宋诗》另从《永乐大典》辑3首,从《诗渊》辑50首,共计139首。有词集《日湖渔唱》和《西麓继周集》,各存词86首和123首,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,《全宋词》无另辑者,共计209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