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陵王

古堤直。 隔水轻阴扬碧。 东风路,还是舞烟眠露,年年自春色。 红尘遍京国。 留滞高阳醉客。 斜阳外,千缕翠条,彷佛流莺度金尺。 长亭半陈迹。 记曾系征鞍,频护歌席。 匆匆江上又寒食。 回首处应念,旧曾攀折,依然离恨遍四驿。 倦游尚南北。 恻恻。 怨怀积。 渐楚榭寒收,隋苑春寂。 眉颦不尽相思极。 想人在何处,倚楼横笛。 闲情似絮,更那听,夜雨滴。

译文:

古老的堤坝笔直地延伸着。隔着河水,岸边一片淡淡的绿荫,柳枝随风轻扬。东风吹拂的这条路上,柳丝依旧在烟雾中曼舞,在晨露里静眠,每年都自顾自地呈现出一派盎然春色。 京城内外,到处是热闹繁华、车水马龙的红尘景象。我这如高阳酒徒般的人却长久地滞留在此。在斜阳的余晖之外,那千万缕翠绿的柳丝随风飘动,仿佛能看见流莺在柳丝间穿梭,好似金色的尺子在舞动。 长亭如今已多半成为陈旧的遗迹。还记得曾经我在这里拴过远行的马匹,也多次在这里为友人的歌舞筵席遮风挡雨。时光匆匆,转眼间江上又到了寒食节。回首往事,想必那些曾经被攀折过柳枝的地方,依旧弥漫着离别的愁绪,这愁绪蔓延到了四面八方。我厌倦了四处漂泊的生活,却依旧在南北之间奔波。 心中满是哀伤,哀怨的情怀越积越浓。渐渐地,楚地亭榭的寒意已经消散,隋代宫苑的春天也变得寂静无声。我眉头紧皱,相思之情无尽无边。想象着那个人此刻在哪里,是否正倚着高楼吹奏横笛。我的闲愁就像那纷飞的柳絮,更加难以承受,又怎能再去聆听那夜晚雨滴落下的声音呢。
关于作者
宋代陈允平

陈允平,字君衡,一字衡仲,号西麓,宋末元初四明鄞县(今浙江宁波市鄞县)人。生卒年俱不确定,前人认为“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(1215-1220)比较合理”,“卒年疑在元贞前后,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”,暂依之。少从杨简学,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。有诗集《西麓诗稿》,存诗86首,《全宋诗》另从《永乐大典》辑3首,从《诗渊》辑50首,共计139首。有词集《日湖渔唱》和《西麓继周集》,各存词86首和123首,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,《全宋词》无另辑者,共计209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