摸鱼儿

倚东风、画阑十二,芳阴帘幕低护。 玉屏翠冷梨花瘦,寂寞小楼烟雨。 肠断处。 怅折柳柔情,旧别长亭路。 年华似羽。 任锦瑟声寒,琼箫梦远,羞对彩莺舞。 文园赋。 重忆河桥眉妩。 啼痕犹溅纨素。 丁香共结相思恨,空托绣罗金缕。 春已暮。 踪燕约莺盟,无计留春住。 伤春倦旅。 趁暗绿稀红,扁舟短棹,载酒送春去。

译文:

我倚靠在东风中,眼前是那十二曲的雕花栏杆,栏杆旁花荫浓密,帘幕低垂,好似在守护着这片芳菲。屋内的玉屏风透着清冷,窗外的梨花也显得消瘦伶仃,寂寞的小楼被如烟的细雨笼罩着。 我的内心痛苦到了极点。怅惘地想起当年在长亭分别时,那折柳相赠所饱含的柔情蜜意。时光就像羽毛一样轻盈地飞逝而去。任凭锦瑟的声音带着寒意,玉箫吹奏出的美梦已离我远去,我羞于面对彩莺欢快的舞蹈。 我不禁想起司马相如在文园所作的赋,又忆起在河桥边与她分别时,她那妩媚动人的眉眼。那时她哭泣的泪痕还溅落在白色的丝绢上。我和她就像丁香花一样,共同结下了相思的愁恨,可如今也只能空空地寄托在绣着花纹的罗衣和金线之上。 春天已经到了暮春时节。曾经与燕子、黄莺定下的美好盟约,却没有办法把春天留住。我既为春天的离去而伤感,又因旅途奔波而疲惫。趁着这绿树渐浓、红花稀少的时候,我划着扁舟,摇着短桨,载着美酒,去送别这即将消逝的春天。
关于作者
宋代陈允平

陈允平,字君衡,一字衡仲,号西麓,宋末元初四明鄞县(今浙江宁波市鄞县)人。生卒年俱不确定,前人认为“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(1215-1220)比较合理”,“卒年疑在元贞前后,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”,暂依之。少从杨简学,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。有诗集《西麓诗稿》,存诗86首,《全宋诗》另从《永乐大典》辑3首,从《诗渊》辑50首,共计139首。有词集《日湖渔唱》和《西麓继周集》,各存词86首和123首,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,《全宋词》无另辑者,共计209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