贺新郎

唱彻阳关调。 伴行人、梅拂征鞍,晓霜寒峭。 金甲雕戈开玉帐,尊俎风流谈笑。 看策马、从容江表。 自是药阶苔砌客,卷经纶、且泛芙蓉沼。 襟量阔,江面小。 允文事业从容了。 要岷峨人物,后先相照。 见说君王曾有问,似此人才多少。 便咫尺、云霄清要。 四世三公毡复旧,况蜀珍、先已登廊庙。 但侧耳,听新诏。

译文:

送别的《阳关》曲调已经唱完。陪伴着远行之人,路旁的梅花轻拂着他的马鞍,清晨的寒霜寒冷刺骨。将军身披金甲,手持雕戈,在华丽的营帐中指挥若定,在宴席间风度潇洒,谈笑风生。看他扬鞭策马,从容地在江南一带活动。他本就是那生长于药阶苔砌般高雅环境的人,收起经天纬地的谋略,暂且在芙蓉沼中泛舟。他的胸怀如此开阔,相比之下,那宽阔的江面也显得渺小了。 虞允文式的功业他也能从容建立。岷峨一带本就人才辈出,他定能与前辈们交相辉映。听说君王曾经问起,像这样的人才有多少。看来他很快就能置身于朝廷的清贵显要之位。他家四世三公的荣耀有望重现,况且蜀地的杰出人才,早已在朝廷中担当重任。我们只需要侧耳倾听,等待着新的诏书下达,他必将获得新的任用。
关于作者
宋代姚勉

姚勉(1216~1262),乳名二郎,学名冲,因避讳改名勉,字述之、成一,号蜚卿、飞卿,古天德乡(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)灵源村人。宋嘉定9年(1216)生,初生时,曾被弃之山野雪地,故其成年后自号“雪坡”以志不忘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