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声甘州

甚匆匆岁月,又人家、插柳记清明。 正南北高峰,山传笑响,水泛箫声。 吹散楼台烟雨,莺语碎春晴。 何地无芳草,惟此青青。 谁管孤山山下,任种梅竹冷,荐菊泉清。 看人情如此,沉醉不须醒。 问何时、樊川归去,叹故乡、七十五长亭。 君知否,洞云溪竹,笑我飘零。

译文:

时光过得多么匆匆啊,转眼间又到了人们插柳来纪念清明的时节。那南北高峰相对而立,山间到处都传响着人们游玩时欢快的笑声,水面上飘荡着悠扬的箫声。烟雨被风吹散,楼台显露出来,黄莺清脆的啼鸣声仿佛把春天的晴朗都给敲碎了。哪处地方没有芳草呢,可唯独这里的草木显得格外青葱。 谁会去在意孤山山下的景色呀,任凭那里种着清冷的梅竹,有清澈的泉水可以用来祭奠菊花。看看这人世间的人情世故就是如此,还不如沉醉其中,不必清醒。我不禁自问,什么时候才能像杜牧回到樊川那样回到我的家乡呢?唉,故乡距离这里有七十五座长亭那么远。你可知道,山洞里的云雾、溪边的翠竹,都好像在嘲笑我漂泊无依、四处飘零呢。
关于作者
宋代罗椅

罗椅(1214—1292) 南宋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,字子远,号涧谷(一作间谷)。宋宝佑丙辰(1256)以“四贡元”著,宝祐四年(公元1256年)进士,知赣州信丰县。选潭州军学教授,占籍茶陵,后擢京榷提举,朝请大夫,迁监察御使。时贾似道专权蔽主,椅上书直言,遭报复。公以国事不可为,忧郁成疾,往来潭、吉间,茶陵乃必经之地,竟爱上茶陵的云山洣水,宋景炎丁丑(1277)以疾卒于署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