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鼎现

虞弦清暑,佳气葱郁,非烟非雾。 人正在、东闱堂上,分瑞祥辉腾翠渚。 奉玉斝,总欢呼称颂,争羡神光葆聚。 庆诞节、弥生二佛,接踵瑶池仙母。 最好英慧由天赋。 有仁慈宽厚襟宇。 每留念、修身忱意,博问谦勤亲保傅。 染宝翰、镇规随宸画,心授家传有素。 更吟咏、形容雅颂,隐隐赓歌风度。 恩重汉殿传觞,宣付祝、恭承天语。 对南薰初试,宫院笙箫竞举。 但长愿,际升平世,万载皇基因睹。 问寝日,俟鸡鸣舞拜,龙楼深处。

译文:

虞舜所弹的清弦带来了清凉的暑意,周围弥漫着一片郁郁葱葱、祥瑞的气息,既不像烟也不像雾。人们正聚集在东宫的殿堂之上,分享着祥瑞的光辉,这光辉在翠绿的水洲上闪耀升腾。大家捧着玉杯,都欢呼着表达赞美与称颂,争着羡慕这神圣的光彩汇聚在此。这是为了庆祝诞辰佳节,就好像同时诞生了两位佛,又如同那接踵而至的瑶池仙母一般祥瑞。 最难得的是,此人的聪慧是由上天赋予的。他有着仁慈宽厚的胸怀和气度。常常一心想着修身养性,怀着诚挚的心意,广泛地向他人请教,谦逊勤奋地亲近教导自己的官员。他濡染笔墨,写文章始终遵循着帝王的风范,家中传承的学识与教导早已深入人心。他更擅长吟咏诗词,其作品有着《雅》《颂》一般高雅的韵味,隐隐有着古代君臣唱和的高雅风度。 皇恩深厚,如同汉代宫殿中皇帝赐酒一般,皇帝宣旨给予祝福,此人恭敬地承受着天子的话语。正值南风初起,宫廷院落里笙箫之声竞相奏响。只长久地祝愿,能处于太平盛世,让皇家的基业千秋万代得以延续。每天到了问安的时候,等待鸡鸣便恭敬地前去舞拜,前往那皇宫深处的龙楼。
关于作者
宋代陈郁

陈郁(1184-1275)字仲文,号藏一。江西临川人。陈世崇之父。并称“临川二陈”。南宋著名诗人。文学优异。卒于德佑元年,年九十二。事迹约略见于其子世崇所撰《随隐漫录》。工诗词。他的词婉转隐喻,但情调高亢,宣扬爱国思想,系南宋词坛辛派词人。著有《藏一话腴》4卷,收入《四库全书》子部杂家类。《全宋词》辑其词四首。事见清同治《崇仁县志》卷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