莺啼序

残寒正欺病酒,掩沈香绣户。 燕来晚、飞入西城,似说春事迟暮。 画船载、清明过却,晴烟冉冉吴宫树。 念羁情游荡,随风化为轻絮。 十载西湖,傍柳系马,趁娇尘软雾。 溯红渐、招入仙溪,锦儿偷寄幽素。 倚银屏、春宽梦窄,断红湿、歌纨金缕。 暝堤空,轻把斜阳,总还鸥鹭。 幽兰旋老,杜若还生,水乡尚寄旅。 别后访、六桥无信,事往花委,瘗玉埋香,几番风雨。 长波妒盼,遥山羞黛,渔灯分影春江宿,记当时、短楫桃根渡。 青楼彷佛,临分败壁题诗,泪墨惨澹尘土。 危亭望极,草色天涯,吹鬓侵半苎。 暗点检、离痕欢唾,尚染鲛绡,亸凤迷归,破鸾慵舞。 殷勤待写,书中长恨,蓝霞辽海沈过雁,漫相思、弹入哀筝柱。 伤心千里江南,怨曲重招,断魂在否。

译文:

残冬的寒气正欺凌着我这病酒的身体,我掩上了那嵌着沉香的华丽绣户。燕子归来得晚,飞入了城西,仿佛在诉说着春光已经迟暮。彩绘的游船载着时光,清明也已悄然过去,晴朗的烟雾缓缓地缭绕在吴宫的树木间。我心中羁旅的愁情四处游荡,仿佛随风化作了轻飘飘的柳絮。 我在西湖边已经度过了十年,常常在柳树旁拴马,趁着那娇艳的尘埃和轻柔的雾气尽情游玩。我沿着落花流水溯流而上,仿佛被引入了仙境一般的溪流,就像锦儿曾偷偷为我传递深情。我斜倚着银屏,春日如此漫长,可欢梦却如此短暂,伤心的泪水浸湿了精美的歌舞团扇和金丝绣衣。暮色笼罩着堤岸,一片空寂,我只好把那一抹斜阳,全都还给了鸥鹭。 幽兰很快就衰老了,杜若又生长起来,我依旧在这水乡漂泊寄旅。分别之后我去六桥寻访,却没有她的音信,往事已经过去,花朵委顿凋零,美人就像被埋葬的玉石和沉香,经历了几番风雨的摧残。那长长的水波仿佛在嫉妒她的美目流盼,远处的山峦似乎因比不上她的眉黛而含羞,我曾在春江之上伴着渔灯的光影住宿,还记得当时,我划着小船送她到桃根渡。那青楼如今还隐隐约约在眼前,临分别时我在破败的墙壁上题诗,那饱含泪水的字迹如今已被尘土掩盖,显得惨淡无光。 我在高高的亭子上极目远望,只见草色延伸到天边,寒风吹着我的鬓发,我的头发已半白如苎麻。我暗暗翻检,那手帕上还留着离别时的泪痕和欢爱时的香唾,可如今我就像垂下凤钗迷失了归路的女子,又像破镜难圆而懒得舞动的鸾鸟。我满怀殷勤地想要写下心中长久的怨恨,可那蓝霞般辽阔的大海让大雁都沉没不见,只能徒然相思,把这相思之情弹奏入哀婉的筝柱之中。伤心啊,这千里江南的土地,我用哀怨的曲子再次招魂,她的断魂是否还在呢?
关于作者
宋代吴文英

吴文英(约1200~1260),字君特,号梦窗,晚年又号觉翁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吴氏。与贾似道友善。有《梦窗词集》一部,存词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与一卷本。其词作数量丰沃,风格雅致,多酬答、伤时与忆悼之作,号“词中李商隐”。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