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曰不然,君亦怎知,天上从前事。 吾语汝,月岂有弦时。 奈人间井观乃尔。 休浪许。 历家缪悠而已。 谁云魄死生明起。 又明死魄生,循环晦朔,有老兔、自熙熙。 妄相传、月溯日光馀。 嗟万古谁知了无亏。 玉斧修成,银蟾奔去,此言荒矣。 噫。 世已堪悲。 听君歌复解人颐。 桂魄何曾死,寒光不减些儿。 但与日相望,对如两镜,山河大地无疑似。 待既望观之。 冰轮渐侧,转斜才一钩耳。 论本来不与中秋异。 恐天问灵均未知此。 又底用、咸池重洗。 乾坤一点英气。 宁老人问世。 飞上天来,摩挲月去,才信有晴无雨。 人生圆缺几何其。 且徘徊、与君同醉。
哨遍
译文:
月亮说:“并非如此,你又怎会知晓天上从前发生的事呢?”
我告诉你,月亮哪有弦月变化的道理呀。无奈人间之人就像坐在井里看天一样见识短浅。可别随意乱说啦。历法家的说法荒诞不经罢了。谁说月亮是有月魄死而生明、明死而生魄,按照晦朔的规律循环变化的呢?还有那传说中有只老兔在月宫里悠然自得。那些胡乱相传的月亮靠太阳余光发亮的说法,唉,从古到今谁能知道月亮其实根本没有亏损呢。什么玉斧修月、银蟾奔月的说法,简直荒谬至极。
唉,这世间已经够让人悲伤的了。听你唱歌又让人觉得可笑。月亮的光辉何曾消失过,那寒冷的光芒一点儿也没减少。它只是和太阳遥遥相望,就像两面相对的镜子,把山河大地都映照得清清楚楚。等到十六日再去看,月亮渐渐西斜,变成一弯斜斜的钩子。其实从本质上来说,和中秋时的月亮并没有不同。恐怕屈原在《天问》里也不明白这个道理。又哪里用得着到咸池去重新洗涤月亮呢。
乾坤之间有着一股英气。难道人老了就只能在世间碌碌无为吗?我要飞上天去,抚摸月亮,才会相信天空有时晴朗无雨。人生的圆满与残缺又能有多少呢。暂且在这里徘徊,和你一同沉醉吧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