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

佳月四时有,举世重中秋。 金明水秀竞爽,互古景难酬。 爝火繁星退敛,桂海冰天洞照,清影遍神州。 万象自妍丑,一鉴碧虚浮。 昔苏张,夸玉界,赋琼楼。 素娥阅人多矣,不怕雪添头。 只恐参横斗转,还又酒阑歌散,醉态醒堪羞。 安得真仙术,兔魄驻西流。

译文:

一年当中有四季的美好月色,但整个世间都特别看重中秋之月。中秋时,天空澄明,水光秀丽,两者相互映衬,格外清朗,自古以来这样的美景就难以用言语完全描绘出来。 此时,如火炬般明亮的月光一出现,那点点繁星都收敛了光芒。月光如洁白的海水、寒冷的冰天,将大地照得通透,清朗的月影洒遍了整个神州大地。世间万物的美丑在这澄澈的月光下尽显无遗,就好像被一面碧绿的镜子映照一样,漂浮在虚空之中。 从前苏轼、张孝祥曾在词里夸赞中秋月夜如玉的世界,描绘月中琼楼的景象。月宫里的嫦娥见过的人太多太多了,她才不会害怕头上增添白发呢。 只是我担心,时光匆匆流逝,就像参星横斜、斗星转移一样,转眼间酒宴就要结束,歌舞也会散去,到那时从醉态中清醒过来,自己的丑态真让人羞愧。 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仙术,让月亮停止西沉,永远驻留在天空呢?
关于作者
宋代李曾伯

李曾伯(1198~1265至1275间) 南宋词人。字长孺,号可斋。原籍覃怀(今河南沁阳附近)。南渡后寓居嘉兴(今属浙江)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