沁园春

形胜风流,乐事良辰,一时四并。 正榆更新火,觞浮曲水,那堪上巳,又是清明。 赤壁功名,东坡文字,俯仰人间无古今。 诗书帅,对烽烟静昼,俎豆添春。 水边天气催人。 便须认杨花雪样生。 慨英风满席,思旌绵上,清谈束阁,肯记兰亭。 安得长绳,高悬碧落,系住画檐红日阴。 柔桑外,听鸣鸠唤雨,全胜流莺。

译文:

这里风景壮美、人物潇洒,欢乐的事情与美好的时光,这四种美妙的情境一时都汇聚在一起了。 此时正值榆木被点燃新火(古代习俗,寒食后换新火),人们在弯曲的水流旁把酒杯漂浮其上饮酒作乐,更何况这天既是上巳节,又是清明节。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成就的功名,苏轼留下的华美文字,古往今来,人世间的兴衰荣辱在这俯仰之间似乎并无不同。 您这位能文能武的主帅,在这白昼不见烽火硝烟的和平日子里,还注重文化礼仪,让这时节更添春意。 水边的天气仿佛在催促着时光流转。眼看着杨花如同雪花般漫天飞舞,就应当有所感悟。满座之人都满怀英雄气概,让人想起介子推在绵上被旌表的忠义之事;人们都收起了清谈,谁还记得当年兰亭雅集的风雅呢。 怎样才能找到一条长长的绳子,高高地挂在天空,把画檐下的红日影子给系住,让时间停留呢?在嫩绿的桑林外,听着斑鸠声声呼唤着雨来,这景象比那流莺啼鸣还要美妙。
关于作者
宋代李曾伯

李曾伯(1198~1265至1275间) 南宋词人。字长孺,号可斋。原籍覃怀(今河南沁阳附近)。南渡后寓居嘉兴(今属浙江)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