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江红

犹记长安,共攀折、琼林仙萼。 人已去,年年梅放,怨怀谁托。 和靖吟魂应未醒,补之画手何能摸。 更堪怜、老子此时来,愁难著。 云昼晚,烟宵邈。 春欲近,风偏恶。 早阑干片片,飘零相错。 邂逅聊拼花底醉,迟留莫管城头角。 且起居、魏卫国夫人,闻安乐。

译文:

还记得当年在京城,我们一同去攀折琼林苑里那如仙般的花朵。可如今,那些人都已离去,每年梅花依旧开放,我满心的哀怨又能向谁倾诉呢?林和靖那咏梅的诗魂想必还在沉睡未醒,就算是晁补之那样擅长画梅的高手,也难以描摹出我此刻心中的这份伤感。更让人怜惜的是,我在这个时候来到这里,满心的忧愁简直无处安放。 白天时阴云笼罩,夜晚烟雾弥漫,显得那么邈远。春天快要来了,可这风却格外恶劣。早早地,栏杆边的花瓣就一片片地飘落,凌乱地交错在一起。偶然间来到这里,姑且就在花下拼却一醉吧,暂且停留在这里,也别去管城头上那催促的号角声。在此,遥祝魏卫国夫人起居安好,听说她近来生活安乐。
关于作者
宋代吴潜

吴潜(1195—1262) 字毅夫,号履斋,宣州宁国(今属安徽)人。宁宗嘉定十年(1217)举进士第一,授承事郎,迁江东安抚留守。理宗淳祐十一年(1251)为参知政事,拜右丞相兼枢密使,封崇国公。次年罢相,开庆元年(1259)元兵南侵攻鄂州,被任为左丞相,封庆国公,后改许国公。被贾似道等人排挤,罢相,谪建昌军,徙潮州、循州。与姜夔、吴文英等交往,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。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。格调沉郁,感慨特深。著有《履斋遗集》,词集有《履斋诗余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