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郎神

近时厌雨,喜午日、放开天日。 不用辟兵符,从今去也,管定千祥万吉。 已报甘泉新捷到,况更是、年丰堪必。 任景物换来,蛙鸣蝉噪,耳边𠿏唧。 洋溢。 尽教愿乞,兵厨闲秩。 看恰好圆池,随宜亭榭,人道瀛洲压一。 且恁浮沈,奈何衰悴,惟怕牧之名毕。 安得去,占却三神绝顶,瑞芝同拾。

译文:

近来一直厌烦下雨,可到了端午这天,老天终于放晴,露出了阳光。不用再佩戴那辟兵符了,从现在起,必定会迎来千般吉祥、万般好运。已经传来了甘泉前线告捷的消息,更何况今年丰收也是板上钉钉的事。任凭周围的景物变换,青蛙呱呱叫、蝉儿声声鸣,那嘈杂的声音在耳边响个不停。 心中满是喜悦与畅快。索性尽情地去祈求,希望能在军中厨房谋个闲职。看那圆圆的池塘恰到好处,随意建造的亭台楼阁也十分美观,人们都说这地方简直能压过传说中的瀛洲仙境。暂且就这样随波逐流吧,只可惜自己已经衰老憔悴,就怕落得个和杜牧那样有才却不得志的名声。怎样才能离开这俗世,去占据那蓬莱、方丈、瀛洲三座神山的顶峰,和神仙一起采摘祥瑞的灵芝呢。
关于作者
宋代吴潜

吴潜(1195—1262) 字毅夫,号履斋,宣州宁国(今属安徽)人。宁宗嘉定十年(1217)举进士第一,授承事郎,迁江东安抚留守。理宗淳祐十一年(1251)为参知政事,拜右丞相兼枢密使,封崇国公。次年罢相,开庆元年(1259)元兵南侵攻鄂州,被任为左丞相,封庆国公,后改许国公。被贾似道等人排挤,罢相,谪建昌军,徙潮州、循州。与姜夔、吴文英等交往,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。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。格调沉郁,感慨特深。著有《履斋遗集》,词集有《履斋诗余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