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

过了中秋后,今夜月方佳。 看来前夜圆满,才自阙些些。 扫尽乌云黑雾,放出青霄碧落,恰似我情怀。 把酒自斟酌,脱落到形骸。 问渠侬,分玉镜,断金钗。 少年心事,不知容易鬓边华。 千古天同此月,千古人同此兴,不是旋安排。 安得高飞去,长以月为家。

译文:

过了中秋之后,今夜的月亮才格外美好。看上去前一夜的月亮虽然也圆满,但还是稍稍缺了那么一点点。 今晚,天空中乌云黑雾都被一扫而空,露出了澄澈的蓝天,这正和我此刻的心境一样畅快。我端起酒杯自斟自饮,仿佛已超脱了外在的形体束缚,达到了一种自在的境界。 我不禁想问,是谁把这月亮如同美玉宝镜一般分开,又像金钗折断一样让它有了阴晴圆缺呢?年轻时的壮志豪情,不知不觉间,两鬓已生出了白发。 从古至今,天空中的月亮都是一样的,古往今来的人们面对这轮明月也都有着相同的兴致,这并不是临时安排出来的景象。 我多么希望能够高高飞起,长久地以月亮为家啊。
关于作者
宋代吴潜

吴潜(1195—1262) 字毅夫,号履斋,宣州宁国(今属安徽)人。宁宗嘉定十年(1217)举进士第一,授承事郎,迁江东安抚留守。理宗淳祐十一年(1251)为参知政事,拜右丞相兼枢密使,封崇国公。次年罢相,开庆元年(1259)元兵南侵攻鄂州,被任为左丞相,封庆国公,后改许国公。被贾似道等人排挤,罢相,谪建昌军,徙潮州、循州。与姜夔、吴文英等交往,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。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。格调沉郁,感慨特深。著有《履斋遗集》,词集有《履斋诗余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