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遇乐

天上人间,这般光景,管无风雨。 绣户珠帘,锦坊花巷,戏队将嫫母。 月扇团圆,星球灿烂,路偏市三街五。 升平事,牙旗铁马,且还旧家藩府。 三垂见说,凯歌频奏,渐次不烦颦鼓。 双凤云间,六鳌尘外,想间都人欢舞。 火城春近,金莲地市,消夜果边曾语。 如今但,梅花纸帐,睡魔欠补。

译文:

在这天上与人间,如此美好的景象里,想来是不会有风雨来破坏这份祥和的。那装饰精美的门户挂着珍珠帘子,繁华的锦坊和花巷中,就连模样丑陋的嫫母也被编入了表演的队伍里,参与着热闹的庆典。 圆圆的团扇如明月一般,灿烂的灯球好似星辰闪烁,大街小巷都热闹非凡。在这太平盛世里,那些象征着军威的牙旗和铁骑,暂且回到往日的藩府去了。 听说边境之地,胜利的凯歌不断奏响,渐渐地连战鼓也不用频繁敲响了。人们想象着在那云间如同双凤,尘世之外宛如六鳌的祥瑞之景,料想都城的百姓们都在欢快地舞蹈庆祝。 京城的灯火就像春天即将来临般温暖明亮,夜市上金莲般的花灯绚丽多彩,曾经在吃着消夜果时还谈论着这些热闹的场景。 而如今,我只能躺在梅花纸帐中,连睡魔欠下的觉都还没补回来,与曾经的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关于作者
宋代吴潜

吴潜(1195—1262) 字毅夫,号履斋,宣州宁国(今属安徽)人。宁宗嘉定十年(1217)举进士第一,授承事郎,迁江东安抚留守。理宗淳祐十一年(1251)为参知政事,拜右丞相兼枢密使,封崇国公。次年罢相,开庆元年(1259)元兵南侵攻鄂州,被任为左丞相,封庆国公,后改许国公。被贾似道等人排挤,罢相,谪建昌军,徙潮州、循州。与姜夔、吴文英等交往,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。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。格调沉郁,感慨特深。著有《履斋遗集》,词集有《履斋诗余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