疏影

寒梢砌玉。 把胆瓶顿了,相伴孤宿。 寂寞幽窗,筛影横斜,宜松更自宜竹。 残更蝶梦知何处,□只在、昭亭山北。 问平生、雪压霜欺,得似老枝擎独。 何事胭脂点染,认桃与辨杏,枝叶青绿。 莫是冰姿,改换红妆,要近金门朱屋。 繁华艳丽如飞电,但宛转、断歌零曲。 且不如、藏白收香,旋学世间边幅。

译文:

寒冷的梅枝像堆砌起来的美玉一般。我把插着梅枝的胆瓶摆放好,让它陪伴我孤独地过夜。幽静的窗户边一片寂寞,月光透过梅枝筛下的影子横斜交错,这样的景致和松竹搭配起来更是相得益彰。 到了夜深人静的残更时分,我那像蝴蝶般飘忽的梦境不知飘向了何处,想来大概只在昭亭山的北面吧。试问我这一生,遭受雪压霜欺,可曾能像这老梅枝一样独自挺立呢? 为什么要给梅花染上胭脂色呢,还要去分辨它是像桃花还是杏花,看那枝叶依旧是青绿色呀。莫不是这原本冰清玉洁的姿态,要改换成红妆,想去靠近那皇宫显贵的朱门大户。 那繁华艳丽的景象就如同闪电一般转瞬即逝,只留下断断续续的歌声和零乱的曲调。还不如收起那洁白的花瓣和芬芳的香气,学着顺应世间的潮流打扮自己呢。 需要说明的是,原词中有一处缺字(“□只在、昭亭山北”),由于没有确切内容,在翻译时只能根据上下文尽量连贯地表达。
关于作者
宋代吴潜

吴潜(1195—1262) 字毅夫,号履斋,宣州宁国(今属安徽)人。宁宗嘉定十年(1217)举进士第一,授承事郎,迁江东安抚留守。理宗淳祐十一年(1251)为参知政事,拜右丞相兼枢密使,封崇国公。次年罢相,开庆元年(1259)元兵南侵攻鄂州,被任为左丞相,封庆国公,后改许国公。被贾似道等人排挤,罢相,谪建昌军,徙潮州、循州。与姜夔、吴文英等交往,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。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。格调沉郁,感慨特深。著有《履斋遗集》,词集有《履斋诗余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