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迁莺

良辰佳节。 问底事,十番九番为客。 景物春妍,莺花日闹,自是情怀今别。 只有思归魂梦,却怕杜鹃啼歇。 消凝处,正丝杨冉冉,寸肠千折。 谩说。 临曲水,修竹茂林,人境成双绝。 俯仰俱陈,彭殇等幻,何许世殊时隔。 倚楼碧云日暮,漠漠远山千叠,沈醉好,又城头画角,一声声咽。

译文:

在这美好的时节,真让人想问,为什么我十次里有九次都在他乡漂泊做客呢?春天的景色如此艳丽,黄莺欢快啼鸣,繁花热闹盛开,可如今我的心境却与以往大不相同。 我只有在魂梦中才能回到故乡,可又害怕那声声啼叫着“不如归去”的杜鹃停歇,因为听不到它的叫声,我连梦里归乡的盼头都仿佛少了几分。我神情黯然地凝思着,只见那柳丝轻柔地随风飘动,我的愁肠也仿佛被折成了千万段。 别说什么在曲折的溪水边,有茂密修长的竹子和树林,这样的人间佳境堪称双绝。可无论古人还是今人,富贵与贫贱,长寿与夭折,到头来都不过是一场梦幻,哪管得了时代已经相隔久远。 我独自倚靠在楼头,看着碧云在日暮时分悠悠飘荡,远处那连绵的群山层层叠叠,笼罩着一片迷蒙。我想沉醉在这氛围里忘却忧愁,可偏偏城头上传来画角声,那一声声,仿佛带着无尽的悲咽。
关于作者
宋代吴潜

吴潜(1195—1262) 字毅夫,号履斋,宣州宁国(今属安徽)人。宁宗嘉定十年(1217)举进士第一,授承事郎,迁江东安抚留守。理宗淳祐十一年(1251)为参知政事,拜右丞相兼枢密使,封崇国公。次年罢相,开庆元年(1259)元兵南侵攻鄂州,被任为左丞相,封庆国公,后改许国公。被贾似道等人排挤,罢相,谪建昌军,徙潮州、循州。与姜夔、吴文英等交往,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。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。格调沉郁,感慨特深。著有《履斋遗集》,词集有《履斋诗余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