酹江月・念奴娇

晓来窗外,正南枝初放,两花三蕊。 千古春风头上立,羞退秾桃繁李。 姑射神游,寿阳妆褪,色界尘都洗。 竹扉松户,平生所寄聊耳。 堪笑强说和羹,此君心事,指高山流水。 陇驿凄凉,却怕被、哀角城头吹起。 此处关情,为他凝伫,淡月清霜里。 巡檐何事,岁寒相誓而已。

译文:

清晨醒来,望向窗外,只见向南的梅枝上刚刚绽放出两三朵梅花。这梅花在千古以来的春风中卓然挺立,让那些浓艳的桃花、繁茂的李花都自惭形秽地退去了光彩。 它就像那在姑射山上自由神游的仙子,也似那褪去了寿阳公主梅花妆的佳人,将这尘世中所有的凡俗之色都洗净了。我平日就把生活寄托在这有竹门松户的清幽之地,与这梅花相伴。 可笑那些人硬要说梅花能做成羹汤(暗指被用于世俗功利之事),其实这梅花的心事,就如同那高山流水的知音之曲,有着高远的志趣。那远在陇驿的梅花处境凄凉,我真怕城头上哀怨的号角声会将它的寂寞吹起。 这里的梅花牵动着我的情思,我为它长久地伫立凝望,在那淡淡的月色和清冷的秋霜之中。我在屋檐下徘徊是为了什么呢?不过是想与这在岁寒中坚守的梅花相互盟誓,一同保持高洁的品性罢了。
关于作者
宋代吴潜

吴潜(1195—1262) 字毅夫,号履斋,宣州宁国(今属安徽)人。宁宗嘉定十年(1217)举进士第一,授承事郎,迁江东安抚留守。理宗淳祐十一年(1251)为参知政事,拜右丞相兼枢密使,封崇国公。次年罢相,开庆元年(1259)元兵南侵攻鄂州,被任为左丞相,封庆国公,后改许国公。被贾似道等人排挤,罢相,谪建昌军,徙潮州、循州。与姜夔、吴文英等交往,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。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。格调沉郁,感慨特深。著有《履斋遗集》,词集有《履斋诗余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