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

铁瓮古形势,相对立金焦。 长江万里东注,晓吹卷惊涛。 天际孤云来去,水际孤帆上下,天共水相邀。 远岫忽明晦,好景画难描。 混隋陈,分宋魏,战孙曹。 回头千载陈迹,痴绝倚亭皋。 惟有汀边鸥鹭,不管人间兴废,一抹度青霄。 安得身飞去,举手谢尘嚣。

译文:

铁瓮城有着古朴险要的地势,它与金山、焦山隔江对峙。万里长江滚滚向东流去,清晨的江风卷起汹涌的波涛。 天边有孤独的云朵飘来飘去,江面上孤独的帆船时上时下,天空和江水仿佛在相互邀约。远处的山峦一会儿明亮,一会儿昏暗,这美好的景色简直难以用画笔描绘出来。 这里见证过隋朝灭陈、刘宋与北魏的分裂对峙,也经历过孙曹的战争。回首这千年的历史陈迹,我痴迷地倚靠在江边的亭子上。 只有那汀洲边的鸥鹭,全然不管人间的兴衰成败,它们一抹身影飞向了青色的云霄。我怎样才能飞身而去,挥一挥手告别这尘世的喧嚣啊!
关于作者
宋代吴潜

吴潜(1195—1262) 字毅夫,号履斋,宣州宁国(今属安徽)人。宁宗嘉定十年(1217)举进士第一,授承事郎,迁江东安抚留守。理宗淳祐十一年(1251)为参知政事,拜右丞相兼枢密使,封崇国公。次年罢相,开庆元年(1259)元兵南侵攻鄂州,被任为左丞相,封庆国公,后改许国公。被贾似道等人排挤,罢相,谪建昌军,徙潮州、循州。与姜夔、吴文英等交往,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。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。格调沉郁,感慨特深。著有《履斋遗集》,词集有《履斋诗余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