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枝香

水天一色。 正四野秋高,千古愁极。 多少黄花密意,付他欢伯。 楼前马戏星球过,又依稀、东徐陈迹。 一时豪俊,风流济济,酒朋诗敌。 画不就、江东暮碧。 想阅尽千帆,来往潮汐。 烟草萋迷,此际为谁心恻。 引杯抚剑凭高处,黯消魂、目断天北。 至今人笑,新亭坐间,泪珠空滴。

译文:

水和天融合成一种颜色,呈现出一片浑然一体的景象。正值四周原野秋意深沉,那千古以来的愁绪也在此时达到了极点。无数金黄色的菊花似乎蕴含着深情厚意,却都被交给了美酒来消解。 楼前马戏表演热闹非凡,那些表演的场景如流星般快速闪过,又隐隐约约让人回忆起当年东徐的旧迹。那个时候,众多杰出的人物汇聚在一起,他们风度潇洒、才华横溢,彼此既是饮酒作乐的好友,又是吟诗作对的对手,场面十分热闹。 这江东傍晚的青碧景色,美得无法用画笔描绘出来。遥想那江面上,数不清的船只来来往往,就像潮水有涨有落一样,不停地穿梭。江边的烟草长得杂乱而茂密,在这样的时刻,又会为谁而让人心中感到悲伤呢? 我手持酒杯,抚着宝剑,站在高处凭栏远望,心中黯然神伤、失魂落魄,极目远眺也望不到天的尽头。直到如今,人们还在笑话东晋名士们在新亭聚会时,只是空自落泪,却没有实际的行动来改变国家的命运。
关于作者
宋代赵以夫

赵以夫(一一八九~一二五六),字用父,号虚斋。居长乐(今属福建)。宁宗嘉定十年(一二一七)进士。知监利县。理宗端平初知漳州。嘉熙初以枢密都丞旨兼国史院编修官(《南宋馆阁续录》卷九)。二年,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,四年,复除枢密都承旨(《宝庆四明志》卷一)淳祐五年(一二四五),出知建康府,七年,知平江府(《南宋制抚年表》卷上)。以资政殿学士致仕。宝祐四年卒,年六十八。事见《后村大全集》卷一四二《虚斋资政赵公神道碑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