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郎神

野塘暗碧,渐点点、翠钿明镜。 想昼永珠帘,人闲金屋,时倚妆台照影。 睡起阑干凝思处,漫数尽、归鸦栖暝。 知月下莺黄,云边蛾绿,为谁低整。 曾倩。 雁传鹊报,心期千定。 奈柳絮浮云,桃花流水,长是参差不并。 莫怨春归,莫愁柘老,蚕已三眠将醒。 肠断句,枉费丹青,漠漠水遥烟回。

译文:

野外的池塘呈现出幽深的碧色,水面上渐渐浮现出一片片荷叶,就像翠钿点缀在明亮的镜子上。 我猜想在这白昼漫长的时光里,珠帘轻垂,佳人独处于华美的金屋之中,时不时地倚靠在妆台边,对着镜子顾影自怜。她午睡醒来,倚靠在栏杆旁沉思,百无聊赖地数着归巢栖息在暮色中的乌鸦。她那如黄莺般娇俏的发饰,如蛾眉般翠绿的黛眉,在月光下、云朵边,不知是为了谁而轻轻整理。 她曾经托大雁传书、喜鹊报信,满心期待地与情郎定下了相聚的约定。无奈啊,那柳絮就像飘忽不定的浮云,桃花随着流水漂逝,两人的缘分总是阴差阳错,不能如愿相聚。 不要埋怨春天匆匆归去,也不要为柘树变老而忧愁,因为蚕已经三眠即将苏醒。那些让人肝肠寸断的诗句,就算费尽心思写就,也不过是徒劳无功。眼前只有那茫茫的水面,悠远的烟雾,一片寂寥。
关于作者
宋代赵以夫

赵以夫(一一八九~一二五六),字用父,号虚斋。居长乐(今属福建)。宁宗嘉定十年(一二一七)进士。知监利县。理宗端平初知漳州。嘉熙初以枢密都丞旨兼国史院编修官(《南宋馆阁续录》卷九)。二年,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,四年,复除枢密都承旨(《宝庆四明志》卷一)淳祐五年(一二四五),出知建康府,七年,知平江府(《南宋制抚年表》卷上)。以资政殿学士致仕。宝祐四年卒,年六十八。事见《后村大全集》卷一四二《虚斋资政赵公神道碑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