尾犯

长啸蹑高寒,回首万山,空翠零乱。 渺渺清秋,与斜阳天远。 引光禄、清吟兴动,忆龙山、旧游梦断。 夹衣初试,破帽多情,自笑霜蓬短。 黄花长好在,一俯仰、节物惊换。 紫蟹青橙,觅东篱幽伴。 感今古、风凄霜冷,想关河、烟昏月淡。 举杯相属,殷勤更把茱萸看。

译文:

我放声长啸,攀登到这高旷寒冷之处,回头望去,群山连绵,那一片空濛的翠绿参差不齐、错落零乱。 在这渺远空旷的清秋时节,斜阳挂在天边,显得格外遥远。此时我像晋代的光禄大夫袁宏一样,诗兴大发,不由得吟诵起来,可回忆起曾经如孟嘉在龙山那样的畅快游玩,却早已如梦般消散。 我刚刚穿上夹衣,头上那顶破帽子仿佛对我充满了情谊。我不禁自嘲,自己头发稀疏斑白,就像秋霜中的蓬草一样又短又乱。 那金黄的菊花年年都在开放,不经意间一低头一抬头,才惊觉季节已经变换。此时紫蟹肥硕、青橙正鲜,我想寻觅像陶渊明那样隐居东篱的好友相伴。 感慨古今,无论是当下还是往昔,都有风凄霜冷的时刻;遥想那关河之地,此刻也该是烟雾昏暗、月色惨淡。 我举起酒杯,向友人敬酒,还满怀深情地仔细端详着茱萸。
关于作者
宋代赵以夫

赵以夫(一一八九~一二五六),字用父,号虚斋。居长乐(今属福建)。宁宗嘉定十年(一二一七)进士。知监利县。理宗端平初知漳州。嘉熙初以枢密都丞旨兼国史院编修官(《南宋馆阁续录》卷九)。二年,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,四年,复除枢密都承旨(《宝庆四明志》卷一)淳祐五年(一二四五),出知建康府,七年,知平江府(《南宋制抚年表》卷上)。以资政殿学士致仕。宝祐四年卒,年六十八。事见《后村大全集》卷一四二《虚斋资政赵公神道碑》。

纳兰青云